【地评线】黄土风网评:筑牢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的根基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8日上午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前沿阵地”。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还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都离不开基层的坚实支撑和有力作为。基层工作做得好,平安中国建设就有底气、有根基;基层工作做不好,平安中国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难以持久。 

基层是平安中国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守护着国家的安全稳定。基层,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汇聚地,也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第一线。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基层发挥着“哨兵”和“守门人”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基层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有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小风险演变成大风险。同时,基层还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意识等方式,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国家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推动着治理效能的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如“枫桥经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通过优化基层组织架构、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基层能够更好地承担起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维护稳定的职责。同时,基层还通过推动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为平安中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基层是人民满意的“晴雨表”,彰显着平安中国建设的成效。人民满意,是平安中国建设的根本标准。基层,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接触最频繁的层级,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基层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基层还通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工作,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基层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变化,都直接反映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成为衡量平安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

基层,是平安中国的根基所在、力量之源。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加强基层制度建设,完善基层治理的体制和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基层成为平安中国的坚强堡垒和有力支撑。(焦跃伟)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