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忙 丰收有保障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农时不等人,春耕备耕忙。眼下,运城430余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做好春耕春灌尤为重要;吕梁山的梯田上,覆膜播种机奏响春播序曲……农户们抢抓农时不负春光,一部春耕备耕的“大片”在三晋大地的田间地头上映。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收成更在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是实现全年粮食增产丰收的基础。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根基更加坚实。粮食产量站上新台阶之后,也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眼下正是我省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抢抓农时,翻耕土地,检修农机,有序开展春耕生产和田间管理各项工作,保障全年粮食丰收和农业增产增效。
  农资供应是春耕的基础,更是农业生产稳定的保障。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视频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机作业服务保障,加大农资统筹协调力度,保障春耕供应。只有保障工作做到位,春耕生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农民才能安心播种,为全年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比如,针对2025年春耕农资保供工作,太原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凭借供销系统点多面广的网络优势,推动农资商品供应渠道下沉,关口前移,保障农资充足供应;大同市各县区、各部门积极行动,抢抓农时,开展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的储备,全市9家农资生产企业加紧生产保障供应,112家农资经营门店积极进货备货,全面展开春耕备耕工作。
  藏粮于地,也需藏粮于技。在春耕备耕生产中,科技正成为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山西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春耕备耕的具体实践中,数字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数字化设备能够快速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为农民提供科学施肥的参考依据,还可实现对种子品质的快速检测与筛选,确保了精准播种和高效种植管理。同时,要推动农业科技专家下乡,激发科技农场与新型农人的作用,把科技种田的知识与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指导农民群众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紧春季农业生产,为全年的丰收开好头、起好步。此外,要利用数字乡村等平台,发挥AI技术优势,为春耕备耕精准解决难题,助力农民群众打好打赢春耕备耕攻坚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付出辛勤的劳作,才能在秋天收获丰硕的果实。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看到各地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诠释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迎着和煦的春风,期待人们铆足干劲共同奏响春耕备耕“进行曲”,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王立忠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