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休闲旅游新空间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太行锡崖沟成功跻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列、忻州市古城文旅休闲生活街区等5家单位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近年来,我省旅游休闲领域佳讯频传。积极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休闲旅游空间,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当其时,前景光明。
  用好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拓展休闲旅游新领域、新空间。山西地形地貌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负氧离子富集,道地药材闻名全国,是休闲养生的好去处,也是我省发展休闲旅游的潜力所在。一方面,要积极用好“黄河、长城、太行”靓丽名片,发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作用,大力发展自驾观光、登山临水、回归田园等特色休闲旅游。另一方面,要持续丰富休闲旅游供给,从规划、标准、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加快打造更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休闲街区。同时还应积极顺应游客向县域乡村下沉的趋势,大力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休闲农庄、乡村民宿、自驾车房车营地等。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群体打造旅游产品,挖掘创新旅游场景。要着力开发春季踏青赏花、夏季康养度假、秋季登山摄影、冬季冰雪竞技等旅游产品,抓住五一、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庆活动,持续放大“跟着悟空游山西”流量效应,加快形成春夏秋冬皆胜景、一年四季随时游的旅游格局,努力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针对老少中青不同年龄段需求,差异化打造旅游场景,青少年注重开发智力、启迪智慧、净化心灵,中青年重在调节心情、释放压力,老年人突出养生养心、怀旧漫游等主题,精心打造一批精品线路,让不同人群都能各得其所、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做好“休闲+”“+休闲”文章,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坚持文化赋能、融合发展,将黄河、根祖、晋商、民俗、非遗等特色文化内容、符号、故事融入休闲旅游,不断提升休闲旅游内涵。要推动休闲旅游与康养游、研学游、工业游、体育游、红色游等深度融合,实现业态再造、模式创新。要加快互联网、AI等先进技术应用,积极开发沉浸式演艺、全息影像等旅游产品,更好助力休闲旅游业态发展。
  从壮丽的太行山脉到历史悠久的古城街区,从四季分明的自然风光到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山西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中的理想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我们以开放姿态、创新理念和务实举措,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丰富产品供给,推动休闲旅游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建设旅游强省、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刘小伟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