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家风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利用寒假,中国人民大学与全国妇联合作开展“千家万户幸福路”先锋社会实践项目,走进朔州市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市、右玉县,探寻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朔州模式,让好家风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
  “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战略意义,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成为新的课题。中国人民大学与全国妇联合作,在全国选定四个典型地市作为项目实践点,山西朔州市能够与浙江杭州市、福建泉州市、重庆市一起入选,是因为这座融合了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近年来不断推动着新时代优良家风在千家万户开枝散叶,有力有效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朔州市朔城区老城社区有个春花调解室,成功化解了众多家庭矛盾与纠纷,展现了独特的调解技巧。山阴县古城镇依托仁义精神创建的邻里议事厅,调解邻里纠纷、促进家庭和睦同样成效卓著。可贵在于,弘扬传统美德、营造和谐家园的浓厚氛围,在“三治融合”并进中激活基层善治。
  家训传后世、家教传佳话,优良家风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传家宝”。先辈们的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融入到今日朔州人的血脉之中。创建三晋家教家风馆,古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仁义巷为证,今有守护长城十二载的郝中华夫妇注脚,让人深刻感受到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元在传承优秀家风、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高价彩礼、攀比之风不可长。有怎样的婚俗礼仪,不仅关乎情感体验与家庭和谐,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缩影。近年来,朔州以法与礼的深度融合为核心,推动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俗改革。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婚事简办、婚事廉办的新风尚,通过为新人赠送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手册,举办集体婚礼、推广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等方式,促进新人树立正确的婚礼观和价值观。
  孩子的成长,既是家庭的牵挂、幸福的维系,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不仅需要亲情付出,更离不开法律护航。朔州倾力关爱困境儿童成长,从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到鼓励和支持“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乃至惠及家庭成员、激发内生动力,从家庭源头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以“基层之治”谱写“中国之治”新篇章,我们就一定能够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和谐,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

徐补生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