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2025
02/17
06:30
分 享
评 论


  2月6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二天,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举行,各市纷纷围绕“新质生产力”谋篇布局,加快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
  春争日,开新局。新的“三个一批”亮点纷呈,大同15个涉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投产,长治安博泰克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工,太原年产4.8亿克拉半导体基体工具材料项目开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项目层出不穷,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加快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开新局,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向纵深推进,加快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立足特色优势,聚力建设“1+11”转型综改示范区,各市转型综改示范区要整合托管周边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做大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独树一帜、行稳致远。
  立足特色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吕梁“秀容铁哥”铸造铁器加工项目,打造出富含现代科技元素的铸铁工艺品,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侯马经济开发区的锌铝镁新材料及智能交安产品制造项目,采用先进加工工艺,生产出抗冲击性好、安全性更高、绿色环保的高品质产品,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向改革要动力,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力创优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进一步顺畅流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亟待继续深化经济、科技等体制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开发区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战场,重中之重是以“一谷三园”为引领,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特区”。一方面,加强项目调度管理,提高签约、开工、投产效率;另一方面,强化投资、产出、税收考核,全面提升开发区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激发开发区内生动力,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
  向创新要活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太重轨道公司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到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通过验收;从新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20个“山西精品”享誉海内外……这些喜人的成绩是科技创新的最好证明。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关键是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让创新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须有新担当。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立足特色优势,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加快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必将有力激发全省上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注入强大动力活力。

郑娜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