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儿”引领春节新潮流
“科技范儿”引领春节新潮流
AI拜年、灯光秀、无人机表演、张壁古堡LBMR沉浸式互动体验……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山西各地文旅用一场场“科技整活”,演绎了“五千年文明打底,赛博未来感加持”的地道中国年,浓浓“科技范儿”凸显出春节文化新风尚。
中国人的春节,是文化力量的最好诠释。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让“科技范儿”成为年味新宠,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对便捷、互动和创新的需求。无论是通过“游山西”小程序一键规划游览行程,还是利用AI生成个性化拜年视频,科技都让传统年俗变得高效且轻松,使人们能够专注于享受节日的温情与乐趣。同时,借助VR、裸眼3D等新技术,单向的习俗体验变为沉浸式互动,为春节注入了“可参与”的活力。比如,在介休市张壁古堡推出的LBMR数字文旅体验项目“沉睡的古堡”中,通过佩戴特殊眼镜,游客能够以第一视角探索1600年前的军事堡垒,实现从看景到入景,极大增强了文化体验的纵深感。
当春节遇上科技,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以年轻力和潮流文化更新自身,激活内生动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破圈”与“新生”。从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舞蹈《秧bot》燃爆全网,到AI庙会、机甲醒狮、数字烟花,在科技的赋能下,传统年节正以极具潮流感与冲击力的姿态,激起年轻一代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首次在太原举办,创新采用“戏曲+”形式,综合运用虚拟空间、武戏科技秀等新技术新手段,促成了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节目播出后,收视、热度、口碑全面飘红,刷新多项纪录。
科技对春节文化的渗透,亦推动了消费逻辑和消费习惯的深层变革。山西文旅市场数据显示,春节期间,75%的游客进行了夜间游览,其中九成以上产生过夜间消费,这与“灯光秀+无人机表演+沉浸式演出”组成的科技夜游矩阵密不可分,彰显出科技对消费场景的精准赋能。喝一杯机器人制作的咖啡,看一场机器人的足球比赛,请机器人化妆师化个妆……今年,北京首次举办以“AI”为主题的科技庙会,将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到商圈,催生了新的文化消费业态,让春节经济在“科技范儿”的加持下不断焕发出新活力。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文旅、文博、文创、文艺联动,构建大文旅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科技赋能是重要抓手。要用好VR、AR、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一批科技感强、互动性突出、体验感绝佳的智慧文旅项目。通过智能算法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导览服务、定制专属文创产品等,不断拓展“科技+文旅”融合应用场景。同时,加快推进景区数字化升级,完善智能基础设施,让游客体验“一键式”畅游。以乔家大院为例,通过部署智慧售检票系统、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等数字化设施,显著提升了景区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科技赋能,文化出圈。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为科技产品注入文化内涵,又使文化资源获得创造性转化。“科技范儿”融入“非遗”春节,是对传统的深情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探索。随着AI、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迭代升级,春节或将进一步演变为虚实共生、生机勃勃的文化场域。
贾洁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