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让志愿服务之花在三晋大地绽放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月6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新春走基层”专题以《“窗帘之约”守望老人安康》为题,报道太原市杏花岭区志愿者和高龄独居老人的“窗帘之约”,每天早晚,老人通过拉窗帘报平安,这个约定已经持续了近4年的时间。(来源:2月10日《太原日报》)

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志愿者和社区的高龄独居老人有着一个关于窗帘的约定。上午9时,老人们准时拉开窗帘,代表安全起床,晚上8时,再按时关上窗帘,代表全天平安。这个持续近四年的“窗帘之约”,看似是简单的窗帘开合,实则是志愿者与独居老人之间用生命书写的承诺。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个充满温度的生命守望协议,让我们看见了志愿服务最本真的模样。

志愿服务,在平凡约定中做到不平凡的坚守。没有智能手环的闪烁,也没有紧急呼叫系统的蜂鸣,窗帘的升降成为最朴素的生命讯号。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志愿者们坚持每天两次定点巡查,在窗帘开合间捕捉老人生活轨迹。这种看似原始的方式,恰恰构成了最精准的生命监测系统,每个窗帘背后都有一双充满温度的眼睛。在城市空巢率持续提升的今天,这种平凡约定中做到不平凡的坚守,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智慧方案。

志愿服务,在科技时代注入城市温情。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窗帘之约”为我们重新定义了技术与人性的关系。它不是对科技的否定,而是对技术盲区的温情补位。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志愿者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在智能监控的盲区架起人文关怀的桥梁,让独居老人既保有尊严,又获得守护。对我们各地来讲,要准确把握群众在教育、医疗、文化、法律等方面的需求,将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以一个个用心用情的高质量志愿服务活动,办好扶老爱幼、扶弱助残等民生实事,在科技时代注入城市温情,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志愿服务, 用朴素的行动点亮文明之光。志愿服务是爱心善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志愿者们用行动传递爱,用善举传递“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使城市更温暖、社会更文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志愿者们四年1500多个日夜的坚持,让这个约定超越了简单的帮扶关系,用行动点亮文明之光,弘扬社会正能量。志愿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幸福与温暖。对我们各地来讲,要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精细化水平,持续拓展志愿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品质,精心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壮大志愿者队伍,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让志愿服务之花在三晋大地绽放。

窗帘每日照常升起,如同城市跳动的脉搏。这个延续四年的约定,丈量着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如今,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不仅有53名常驻志愿者,寒暑假还会有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加入打卡的独居老人从最初的16名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名,覆盖140个社区。让我们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让更多的“窗帘之约”为每个孤独的生命留一扇守望的窗,让志愿服务之花在三晋大地绽放。(邢云鹏 武旭峰)

(责编: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