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以温情执法促进法治公平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以温情执法促进法治公平
为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小案重罚”和“类案不同罚”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认真总结各地执法实践,近日制定出台《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及《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人民日报》)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推出的“首违不罚”与“轻微免罚”清单,不仅是对传统执法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体现。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兼顾教育与引导,既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又彰显了执法的人性温度。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过度执法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激励市场主体自我纠错,营造更加宽松包容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细化执法标准,确保公正执行。“首违不罚清单”与“轻微免罚清单”的制定,首先在于细化了执法标准,确保了执法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清单中明确列出的8种初次违法和4种轻微违法行为,都是基于对市场监管实践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充分考虑了违法行为的性质、危害后果、当事人的主观过错及获利情况。这种精细化分类,避免了执法过程中的主观臆断和随意裁量,确保了同类案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处理结果,有效解决了“类案不同罚”的问题。同时,这也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预期,有助于增强其合规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强化教育引导,促进自我纠错。在不予处罚的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强调了教育引导的重要性,提出了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督促整改、依法退赔消费者损失和履行召回义务等措施。这一做法体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旨在通过非惩罚性手段,促使违法者认识到错误,主动采取措施纠正,从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相较于单一的处罚措施,这种综合性的治理方式更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其长远健康发展。同时,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这也是一种权益保护,确保了其在遇到轻微违法行为时,能够及时获得补偿,增强了市场的信任度和消费信心。
优化执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首违不罚”与“轻微免罚”清单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监管的执法环境,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成长空间。这些企业往往资源有限,一次较重的处罚就可能对其生存造成致命打击。而清单的出台,减少了因轻微过失导致的法律风险,鼓励企业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激发了市场的整体活力和创造力。此外,这一举措还有助于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法治环境的信心,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推出的“首违不罚”与“轻微免罚”清单,是对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深刻诠释,是市场监管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体现了执法的精度与温度,更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高度。未来,随着这些清单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监管将更加精准高效,法治环境将更加公平透明,市场主体将在更加宽松包容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共同绘制出一幅法治与人文并重、创新与活力共存的市场监管新篇章。(王奋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