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绘好幸福河湖新画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年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把建设幸福河湖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责任,多措并举,系统化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深入推动全省幸福河湖建设,初步构建起了政府主导、河湖长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各地正在呈现出一幅幅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

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绘好幸福河湖新画卷,是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推动水文化、水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路径。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三纵九横、八河连通”现代水网体系,加快实施中部引黄东西干线、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等工程,建设市县水网,推进古贤山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吴家庄水库等项目。落实“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全面完成“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黄河干流流经县综合治理工程完工率达到85%以上。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幸福河湖的路径,我们要干字当头,绘好三晋大地幸福河湖新画卷。

要以绿为笔,绘好三晋河湖安澜新画卷。从长治绛河、朔州七里河2条河流积极开展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成为全省试点;到我省印发《山西省母亲河名录》《山西省推进母亲河复苏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全面开展母亲河复苏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三晋河湖修复,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我们要以绿为笔,深入实施汾河等“七河”及湖泊、大泉、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形成以流域河流为单元、河流堤防为基础、重要水库为骨干、分洪蓄滞洪区为依托的较为系统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将山西的河流建成安澜的河、美丽的河、幸福的河。

要以法为笔,绘好三晋人水和谐新画卷。从2022年开始,连续3年颁发总河长令;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再到我省首次制定《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幸福河湖建设导则》等省级地方标准,我省已经在全力构建人水和谐发展新格局上,实现了制度建设上的“闭环”。今后,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我省制度规定,以法为笔,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各级河湖长职责任务,建立起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河湖管护治理责任链条;同时,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对违法者和不履行职责者进行依法惩处,努力实现每条河湖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要以美为笔,绘好三晋景美人和新画卷。从祁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了鸟类的天堂;到阳城县弘扬水文化讲好获泽故事;再到全省把新兴产业向母亲河布局、把生态价值向母亲河释放、把文化产业向母亲河融入……一幅河湖安澜、清水绿岸、环境宜居、人水和谐的河湖建设“幸福曲”正在全省各地奏响。今后,我们要以美为笔,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不断优化沿河惠民设施,建设沿河湖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主题公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更好造福一方百姓;要守正创新,推进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促进水文化与水工程、水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水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水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绘好三晋景美人和新画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意义重大。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打造“河湖安澜、清水绿岸、环境宜居、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为目标,以绿为笔,以法为笔,以美为笔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绘好三晋河湖新画卷,让三晋大地的河湖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邢云鹏 杨红九

(责编:刘洋、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