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做好社区食堂大文章,托起老年人稳稳幸福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社区食堂,解决了空巢、独居、行动不便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近年来,太原市的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一餐热饭”不仅解决了人们忙碌生活的后顾之忧,更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感。春节临近,太原市不少社区食堂推出蒸花馍、炸丸子以及品类丰富的半成品年夜饭,好吃不贵,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年味和便利。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得是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太原市通过“社区食堂+”服务,不仅解决了社区大批年轻人就餐问题,而且社区食堂推出的各项适老服务,在解决好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的同时,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对我省各地如何做好社区食堂大文章有着借鉴意义。

要聚焦“活”字,多元供给。社区食堂,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社区“一老一少”的吃饭问题。但是近年来,有的因为只顾公益,入不敷出;有的因为脱离老年群体,被淹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陷入困境、关门歇业。太原市鼓励多元供给,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我们要聚焦“活”字,坚持“街道牵头+社区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模式,支持餐饮企业通过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开办老年餐桌等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不断激发社区食堂、老年餐厅的活力,实现“公益+市场”的双向奔赴,达到良性循环发展。

要聚焦“难”字,兜牢底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中的老年人,以及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就餐难问题,一直是各地保障的重点。太原市耐火西巷社区食堂,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还更多承担着定时上门照看老人的工作,已和周边30多位不方便下楼就餐的老人“结对子”,每日安排专人给老人们送餐。我们要聚焦“难”字,加大投入,兜牢民生底线,依托区域养老中心、乡镇敬老院、设置在农村的养老院、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机构设施开办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等;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体提供送餐服务,让特殊困难老年人享受到暖胃又暖心的服务。

要聚焦“需”字,丰富供给。老年人既需要一日三餐,更需要心灵的慰藉。太原市耐火西巷社区食堂,在就餐时间外,“变身”老年大学,开设瑜伽、模特、合唱、葫芦丝、书法、国画等课程,成为老年人休闲的好去处。老年人有啥需求,我们就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要多听听社区老年人的需求,聚焦“需”字,用好社区食堂的场地,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配置建设好社区食堂、老年餐厅、老年餐桌、老年文体活动室、法律咨询室等,将社区食堂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玩得放心、舒心,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

做好社区食堂大文章,托起老年人稳稳幸福。小小食堂,承载着老年人满满的幸福,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暖意。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满足老年人的“一日三餐”、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民生情怀和管理智慧、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相信,随着我省各地做好社区食堂大文章,我们一定能守护好老年人幸福“食”光,托起老年人稳稳幸福,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刘雁芳)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