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为民生办实事要“着眼促进人的现代化”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民生实事年年办,办好实事为人民。民生实事究竟如何办?2025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人的现代化,今年再办好15件民生实事。”此提法有新意,内容与时俱进,更加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诉求。

为民生办实事,必须强化现代化新思维。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民生在内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明确了价值旨归,蕴含着深厚情怀,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山西省政府提出今年再办好的15件民生实事,如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0个标准化社区食堂,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1000台,实施住宅自愿加装电梯600部,等等,这些都凸显了“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特别对老年群众来说,历经国家建设的艰难时期,付出巨大,今天赶上了中国式现代化好时代,让他们共享现代化生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关爱与尊敬,也是对他们过去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

为民生办实事,必须紧跟现代化新步伐。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稳,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实施更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暖民心的行动。为民生办实事,决不可满足于“办过了”,或总是囿于“老几样”,非与时俱进不可,关键是标准要更高,质量要更好,与现代化发展相契合,既要在点上着力,办好每一件具体实事,更要在面上下功,力求长远实效,让更多群众受益。如维修农村供水工程1800处,建设50个乡镇级、650个村级标准化饮用水源地,建设一批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特色乡村驿站,这些民生实事,可谓重大“民生工程”,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眼前的实惠,更将惠泽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办好这样的民生实事更有意义。

为民生办实事,必须树立现代化新标准。回首光辉历程,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利益践于行动、落到实处,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真心尊重人民,真正执政为民。今天,为民生办实事,更当充分遵从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决不可搞“一厢情愿”,要力戒“形象工程”,要切实“着眼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标准,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用心尽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父老乡亲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目标追求。着眼促进人的现代化,省政府提出今年再办好的15件民生实事,实事求是,深得民心,需要各地各部门一件一件地、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以造福民生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贾合祥)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