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夯实执政根基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夯实执政根基
12月27日,省委召开2024年度市委书记、省直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省委书记唐登杰主持会议并作点评讲话。会议指出,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治理环境,加强党建引领不仅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更是破解当前诸多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因此,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建引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党建引领能够促进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当前,一些地方基层治理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即基层治理能力与实际治理需求不匹配,导致治理效率低下,群众满意度不高。而加强党建引领,意味着要在基层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强调自治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等形式,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同时,注重法治的保障作用,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强调德治的引领作用,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效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又一重要途径。形式主义不仅耗费大量行政资源,还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基层治理中的一大顽疾。省委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既是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也是对治理效能提升的迫切要求。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检查,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实际工作中去,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真正把党的政策落实到群众心坎上。同时,这也能够激发基层干部的创新活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更加符合本地实际、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的治理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不仅是对传统治理模式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一种创新和超越。它要求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这既包括对现有治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包括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和应用。比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慧治理平台,提高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又如,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社会力量,拓宽治理参与渠道,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还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以及不断探索和实践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我们能够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焦跃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