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治理“算法”乱象 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阅读一条新闻,同类新闻便源源不断推送过来;浏览一件产品,产品广告就会接踵而至;不经意间聊到某话题,相关信息也会纷至沓来,手机好像无时无刻不在记录着你的只言片语……这不是巧合,而是“算法”计算的结果。

  因为“计算”,用户获取信息成本大幅降低,网络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然而在同时,越来越多用户担心被“算计”,日益关注“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问题。“别让‘算法’成为‘算计’”成为网民共同心声。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纷纷表示力挺国家治理“算法”乱象。

  许多网友认为,算法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更如一个“黑箱”。对算法拥有者之外的人而言,大家只能观测到它的输入与输出,而无法了解其运作过程机制,这就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变相“算计”的可乘之机。比如,网上冲浪时平台屏蔽信息或过度推荐,网购时同样的订单和网络平台,会员却比非会员多付钱……类似“信息茧房”误导、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歧视、不合理应用导致的典型问题,对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市场经营秩序造成冲击,不仅侵害了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也对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伤害,甚至啮噬社会公序良俗。算法沦为“算计”的工具,被广大互联网用户诟病已久,规范网络平台服务算法推荐,保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事实上,不管如何,推荐算法终究只是一个工具。它如何发挥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者的目标和使用方法。相关企业、平台,作为算法的具体使用者、执行者,应该拿出务实而有效的整改举措,认真梳理风险隐患,排查问题漏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作为监管者,应该提升对算法的理解和审查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作为用户,也应增强防范和维权意识,通过多平台比较,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平台,降低被算法束缚视野、误导消费决策的风险,守好被算法算计第一关。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陆续出台,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的法网日渐织密,针对算法应用形成了日趋完备的规范和监督体系。期待专项行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打破监管壁垒,形成监管合力,让算法在技术上更上层楼、在应用上更有价值、在发展中更显担当。(饶文波 李思齐)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