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用好“加减乘除”法,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今年以来,晋源区围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用好“加减乘除”法,着力从赋能、减压、护航、畅路入手,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真正回归到服务群众工作中去。(来源:10月31日《太原日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基层工作内容庞杂,被形容为“小马拉大车”。太原市晋源区用好“加减乘除”法,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而且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为我们各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在力量上做加法,为基层加劲增力。基层力量不足,直接导致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等都被大大弱化,甚至很多基层问题无人管。从招募60名高校毕业生担任社区助理,到推动42个区级单位到社区报到,再到规范清理基层借调干部,晋源区通过充实基层力量,让基层力量更加充实。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重点要让“小马”人数够、力量足。我们要在基层力量上做加法,推动资源资金、管理权限、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不断壮大基层队伍,充实基层力量,进一步为基层加劲增力。

在事项上做减法,为基层减负松绑。基层工作事项过多、过杂,直接导致基层组织的忙于应付,甚至让“小马”身兼数职,疲于应付、身心疲惫。从清理室外挂牌63块、室内挂牌199块;到核减22项不应出具的证明事项清单;再到坚持常态长效,适时开展“回头看”,晋源区通过集中核减基层事项,并健全长效机制,为基层减负松绑。对我们各地来讲,要画好红线,在基层工作事项上做减法,杜绝上级部门随意摊派,做到基层治理主体权责清单化,切实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桎梏”和官僚主义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心无旁骛把规定的事做好。

在党建上做乘法,让堡垒发挥倍增效应。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连接最为紧密,基层堡垒强不强,直接关系着基层的治理效能。从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到形成党组织书记和包片民警牵头统领、网格员联动、多种力量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再到举办2024年村(社区)“领头雁”培训、社区“两委”干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晋源区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提高村(社区)书记履职能力。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我们各地要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不断提升基层党的组织力,把党员、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让基层堡垒发挥倍增效应,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困难上做除法,为基层治理“畅路”。从解散优化调整工作群组18个;到设立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172件,晋源区针对基层工作实际,持续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力化解基层群众身边的纠纷,有力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群众身边的小问题不解决,时间一久,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我们各地来讲,要把基层的困难情况摸清、把工作做实,实实在在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特别是针对群众的任何“点滴小事”,要当作“心头大事”来办,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在困难上做除法,为基层治理“畅路”,更好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除障克难 为基层治理“畅路”。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各地的情况不同,既有“车”超载的问题,也有“小马”劲头不足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对症施策,把力气花到点子上,用好“加减乘除”法,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政策落实上、落实服务人民群众上,就一定能让“小马拉大车”变“骏马拉驰车”,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李宜衡 张景辉)

(责编:刘_洋、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