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贯彻落实《意见》,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贯彻落实《意见》,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8月15日,从省总工会获悉,为更好发挥广大劳模和工匠人才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创新带头作用,深化全省创新工作室工作,《关于深化全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传统手工艺大师创新工作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于近日印发。(来源:山西日报)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全年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达35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9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户;6315家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这些成绩既是企业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成果,也是全省广大劳模和工匠带领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开展“小发明、小设计、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议”为内容的“五小”创新成果的彰显。此次省总工会《意见》,必将形成全员参与创新创效的生动局面,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全省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加澎湃动力。
要强化宣传,推动创新成为新风尚。“五小”创新的每个项目,虽然无法和新技术、新设备等相提并论。但积少成多,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凝聚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意见》明确,要发挥工作室创新职能,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为此,我们要强化宣传,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推动“五小”创新走深走实,形成以“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思考创新、人人能够创新”的新风尚。
要搭建平台,推动创新成为新潮流。过去,我们靠改革、开放、创新取得了今天的非凡成就;未来,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使改革开放创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成为新时代潮流。《意见》明确,到2026年底,各级工会创建的创新工作室总数超过5000家,其中省级创新工作室总数达到1000家,为创新工作室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等专业服务,打通创新成果转化绿色通道,促进创新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我们要全力建设创新平台,积极打造高校、工会干校等工匠学院分院,促进技能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完善职业培训制度,推动创新工作室联盟横向建设,畅通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拓宽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路径,通过系列举措,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和完善,加快打造一支有干劲、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推动创新成为新潮流。
要典型引路,推动创新成为新标杆。劳模工匠,既是辛勤的劳动者,也是“五小”创新的带头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以平凡劳动创造着不平凡业绩。《意见》明确,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创新工作室及其成员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明确退出机制,将定期对省级创新工作室组织考核复评。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意见》,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树好“小改小革”榜样标杆,要加大对“五小”创新成效显著的劳模工匠表彰奖励,形成以省级创新工作室为引领、以市级创新工作室为中坚,基层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的工作格局,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劳模工匠、尊敬劳模工匠,更加崇尚创新,推动创新成为新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当前,山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创新、渴求人才。相信,随着《意见》的印发,各地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我们一定能推动创新成为新风尚、新潮流、新标杆,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以坚定坚实、追赶超越之姿创造出更加辉煌成绩。(邢云鹏 吴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