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致敬最美、学习最美、成为最美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凝聚建设健康中国的力量,更好保障人民健康,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2024年“最美医生”。(山西日报)

朱兰、姜楠等十位杰出医疗工作者及老年护理团队来自不同的医疗领域,却共同以非凡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奉献,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为全社会树立了医者的光辉榜样。在致敬“最美医生”的同时,要汲取力量,学习“最美医生”的精神在技术上追求卓越,成为“最美医生”在心灵上塑造医者的崇高与伟大,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致敬“最美”,是对医者仁心的最高礼赞。致敬“最美”,不仅是对医者仁心最深沉的颂歌,更是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灵魂的崇高敬意。在广袤的乡村,有“最美医生”的身影穿梭于田间地头,他们不畏艰辛,用坚实的步伐和精湛的医术,为偏远地区的农民筑起健康的防线,让爱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而在科研的殿堂,他们则是探索未知的勇士,以科学为舟,以创新为帆,勇攀医学高峰,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患者生命的道路,带来重生的希望。每一次救治,都是对生命尊严的捍卫;每一次付出,都是对社会责任的庄严承诺。致敬“最美”,就是要在全社会传递这份温暖与力量,让医者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灯塔。

学习“最美”,是提升自我、服务人民的内在要求。“最美医生”不仅是行业的标杆,更是每位医务工作者心中应追求的典范。要以他们为镜,不断自我提升,既要在医学的海洋中深耕细作,汲取新知,掌握最前沿的诊疗技术,确保每一次治疗都能精准高效,为患者点亮康复之路;又要在心灵的田野上播种善良,培育高尚的医德情操,坚持“患者至上”的原则,耐心倾听每一份病痛与期许,用无私的爱心驱散阴霾,传递温暖与希望。如此,方能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践行“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成为患者心中那抹最可信赖的亮色,共筑健康中国的美好未来。

成为“最美”,是每一位医疗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成为“最美医生”,是职业生涯中的崇高追求,更是对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坚定承诺。这份荣誉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将“最美”精神深植于心,外化于日常的一言一行。在繁忙的诊疗中,需怀揣对生命的无限敬畏,以亲人般的温情对待每位患者,用细腻的心思捕捉他们的需求,用精湛的医术驱散病痛的阴霾。此外,作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者,要积极行动,利用专业知识普及健康常识,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提升国民健康素养,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让“最美”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最美医生”的评选与表彰,不仅是对优秀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的一次鼓舞与激励。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的“最美医生”涌现出来,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共同绘制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王奋芳)

(责编:李琳、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