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加快构建现代物流,让更多的物流实现“次日达”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7月14日,一列满载3560吨钢材的货物列车从侯马驶出,开往四川成都,拉开了我省首趟“次日达”钢铁班列的序幕,为钢材产需地间构建起降本提速的全新物流供应链。(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物流是经济的血脉,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省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民航、高铁、高速公路等建设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现有部分物流设施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还存在差距,与我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不相匹配。我们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让更多的物流实现“次日达”。

要拓宽眼界视野,在更广的范围实现“次日达”。山西地处中部,长期以来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让说走就走不再是梦,让朝发夕至成为现实。比如,此次开通的晋蜀钢铁班列,不仅更紧密地将制造业大省四川和钢铁生产大省山西进行了连接,而且使运输时间从以往普通货物列车6天左右降至1天,大幅压缩了物流时间成本,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加快了资金回笼。以首趟“次日达”钢铁班列开运为新起点,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好山西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拓宽眼界视野,推动更多产业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在更广的范围实现“次日达”。

要完善物流网络,在更深的层面实现“次日达”。物流实现“次日达”,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对完善的物流网络提出了考验。比如,今年5月份,我省运城的樱桃通过东航“樱桃快线”,日均保障樱桃快件15吨,发往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广州等,就是一次物流网络完善检验。对我们各地来讲,要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以区位和产业条件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的城市为载体,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重点物流枢纽,同时,积极推进县域城市的物流枢纽建设,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物流枢纽设施体系,推动省内物流通道与国家物流通道有效衔接,在更深的层面实现“次日达”。

要强化成本管理,用更高的效益实现“次日达”。物流实现“次日达”,既要讲速度,更要拼效益,不能赔本瞎吆喝。一方面,我们相关企业要着力提质增效,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创新应用,抓住产业数字化机遇,提升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分拣、配送等作业效率,全面提升物流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次日达”以更低的成本运转,实现与生产端企业的双赢。另一方面,我们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效响应物流市场新需求,适应产业转型、内需扩大、消费升级带来的物流需求变化,做好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物流运输方式联动服务,依法依规开展好物流领域的有效监管,切实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用更高的效益让“次日达”行稳致远。

现代物流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已成为提高循环效率、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点。山西是资源大省、能源大省、物流大省,迫切需要发展现代物流。相信,随着首趟“次日达”钢铁班列开运,我们拓宽眼界视野、完善物流网络、强化成本管理,一定能推动全省加快构建现代物流,让更多的物流实现“次日达”。(王海云 秦伟)

(责编:马云梅、刘 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