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建立“绿色标尺”,让生态环境管控法有可依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建立“绿色标尺”,让生态环境管控法有可依
某个地方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如何避免项目盲目上马?某一地区的生态修复如何与其他地方进行协同?8月6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有关内容。(人民网)
“到2025年,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到2035年,高效完备、精准科学、运行顺畅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建立,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山西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意见》提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山西的总体要求,紧扣我省生态环境管控、美丽山西建设目标所做的规定,可谓一把“绿色标尺”,让生态环境管控法有可依。
生态环境管控,必须强化源头预防。万事皆有源,生态环境管控重在从源头预防做起,要健全机制,完善全域覆盖分区管控体系。按照《实施意见》,一是编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明确编制主体、发布实施及更新调整等具体要求。二是实施生态环境差异化管理,根据三类管控单元不同特点,提出“一单元一清单”环境管理要求。两者无不重要,具体说,就是要优先保护单元,以保护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减少开发建设活动,重点管控单元以人口密集区、工业聚集区为主,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
生态环境管控,必须支持绿色转型。生态环境管控的根本,在于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省作为资源型大省,“当好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在转兴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转型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绿色转型”,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这每一方面的要求,都紧扣“绿色”二字,对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都是有力的推动,需要各地结合地区实际扎扎实实做好,让“绿色转型”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生态环境管控,必须精准科学施策。时至今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已成为生态环境管控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表里山河,我省是华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山西生态保护不仅是自我保护的问题,更涉及到“京津冀”这个国家重要战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从我省自身来说,推动汾河、桑干河等重点流域管控措施,需要加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要素管理的统筹,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还有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需要强化区域协同治理,等等,这些在《实施意见》中皆有明确要求,但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关键是要做到精准施策,确保生态环境管控效益最大化。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将会同各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做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绿色标尺”在手,这既是要求、也是标准。各地各部门落实《实施意见》,必须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努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贾合祥)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