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纵横】呼唤更多氢能应用场景
【能源纵横】呼唤更多氢能应用场景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其燃烧热值是汽油的3倍,具有来源广泛、能量密度大、清洁可再生等优点,且随着技术进步,氢能在制备、运输、储存、使用方面也更加稳定和成熟,表现优良,可以作为高级能源大面积使用。
山西是煤焦大省,在煤矿开采和焦炭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氢气。据测算,若将其全部用于提纯制氢,每年能生产氢气约150亿立方米,可供近30万辆氢燃料电池重卡使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900万吨。
由此,在我省开发更多氢能应用场景,一是具有比较优势,二是能够作为绿色循环发展重要路径,必要、可行,且具有广阔前景。
在能源革命进程中,我省积极发展氢能产业,部分氢能应用场景已经形成范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晋南钢铁集团实施高炉大规模喷吹化工富氢气体工业化应用工程,利用富氢低碳冶炼技术实现“以氢代碳”,并依托“钢—焦—化—氢”全循环低碳产业链推行氢能重卡,打造零碳干线物流,大力拓展氢能应用场景。鹏飞集团开发“气、站、运、车”氢能产业链,助推当地加快形成气、站、运、车全链条集群化发展体系,走出特色之路。太重集团自主研制的行业首台氢能挖掘机,充满动力只需3—5分钟,就可以续航5小时以上,作业过程只产生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同时,众多企业搏浪能源科技“蓝海”,也纷纷来我省投身氢能产业,竞逐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各个赛道,已经形成产业和科技积聚之势,必将极大地加快氢能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我省氢能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支持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我省将氢能产业链列为首批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加快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制定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山西省氢能产业链行动方案”,谋划了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发展诸多路径,对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省氢能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目前氢能的应用整体而言还属于起步阶段,且存在前期投入大、产业门槛高、配套设施少及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成为大力开发氢能应用场景的制约性因素,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合力实现氢能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氢能不论是作为冶金工业的优质热源,还是各类车辆、机械设备的动力能源,甚至是作为解决新能源间歇问题的储能介质,都将大有用武之地,能够在更加宽广的舞台上绽放风采。
在“双碳”目标日益逼近的情势下,希望有关部门和企业能够更好地前瞻能源转型风向,积极规划建设,加大氢能开发力度,积极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加快形成氢能产业发展生态,让氢能在山西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席位。
贺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