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文旅融合新典范,燃动夏日再奋楫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大同古城的东南邑,是当地的一处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修缮更新,老街区焕发了新活力。这个夏天,大同古城的东南邑上新了不少新场景新玩法,也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打卡。(8月5日 央视网)

古城新生,文化活力焕发。大同古城的东南邑,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经过修缮与更新后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的夜生活别有一番风味。这里不仅有17个不可移动文物和15处历史建筑,更有丰富多彩的表演、有趣的体验和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小提琴的悠扬琴声、飞天舞的曼妙身姿、麦秆画的精湛技艺,无一不展示着古城的文化魅力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大同黄糕和老陈醋冰淇淋等美食,更是让游客在品味中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东南邑的成功,是文旅融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典范,为古城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传承,文化根脉延续。在大同古城东南邑的古院落里,非遗传承人在麦秆上进行着精细的创作,一刀一刀修出精美的图案,这不仅考验着创作者的刀工和耐性,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麦秆画作为大同地区的传统手工艺,通过创新性的展示和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技艺的魅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文旅融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东南邑通过引入非遗项目,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

雪豹故乡,特色街区引爆文旅。不止在大同,在青海西宁的“豹街”,以雪豹为设计元素,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雪豹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形象被巧妙地融入到街区的各个角落,从路牌、标语到灯箱,无处不在展示着雪豹的魅力。创新的文旅融合方式,提升的是街区的知名度,也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学到了雪豹的科普知识,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雪豹文创市集中的各种文创产品,更是将雪豹形象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激发了文旅消费的新活力。

夜经济繁荣,多元消费选择。无论是大同古城的东南邑还是青海西宁的豹街,都在夜经济的发展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大同古城通过汇集特色美食、非遗项目、网红书店等多元业态,推出了国货“潮品”、跨界文创、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地打出“响亮招牌”等,促进了夜经济的蓬勃发展。而西宁的豹街,则成为了西宁人的“深夜食堂”和外地游客的重要打卡地,青海特色的土火锅和非遗老八盘等美食的汇集,让这里的夜晚充满了烟火气。两地通过创新夜经济模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夜间消费选择,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文旅融合,共创美好未来。大同古城的东南邑和青海西宁的豹街,都是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持续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结合现代旅游需求,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消费场景。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地方的文化影响力,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东南邑和豹街这样的文旅项目涌现出来,让人们在旅行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让地方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苗瑞祥)

(责编:刘 洋、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