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切实落实《条例》,让汾河更美丽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对于发挥人大议事制度和监督制度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7月26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实施情况和汾河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山西日报)

问题犀利直接,回答务实坦诚。一问一答间,既分析了问题短板,也发现了特色亮点、找到了解决途径。我们必须为这样的专题询问叫好!《条例》就是我省保护汾河的根本法规,必须切实落实,在询问活动中,问答所以精彩、令人充满信心,关键在于“三个紧扣”,体现了保护汾河的共同责任。

紧扣关键目标问答。省委、省政府对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明确要求,从2023年开始,通过三年努力,到2025年底实现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的目标。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5周年,也是我省加快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攻坚年、关键年,省政府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因此,全省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情况备受关注,这也成为这次询问的主要内容。全省285项生态保护工程已开工236项,已完工105项,完工率36.8%……一系列数据,实实在在的回答,让人看到了省政府抓工作落实的成效,也对“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充满了希望。

紧扣人民幸福问答。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把母亲河建成幸福河,保护好汾河,是我省一项最大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汾河用有限的水资源滋养着沿河人民,给予了三晋丰厚馈赠。如何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这自然成为专题询问人员关心的话题。但回答同样是令人信服和鼓舞的。汾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3%,同比增长9.7%,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末达到25%的规划目标。围绕工业回用、市政杂用、生态景观补水、农业灌溉4个主要的利用方向,科学引导汾河流域各地从辖区产业分布、空间格局、气候特点出发,确定主要利用途径,力争做到“应用尽用”。还有通过工业回用等方式提高再生水企业收益,推动再生水市场化,持续加强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继续推进再生水利用工作,等等,这些都必然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带来更多幸福获得感。

紧扣综合治理问答。确实保护好汾河我们的母亲河,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综合治理、改善提升水环境。治水先治污,能否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综合施治,打好汾河流域污染治理攻坚战,直接决定了汾河是否能“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为此,专题询问的问题从水质断面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到保障重点工程资金需求、推动相关项目尽快发挥效益等方面,紧扣主题、突出重点。对此,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人也进行了一一回应,他们的回答对成绩实事求是,对问题不回避,对下一步工作措施明确,彰显了如期打赢汾河流域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最后,我们当如何看待这次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专题询问不在于问得有多难、答得有多好,关键在于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提升。可说,这就是专题询问的目的意义所在。保护汾河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业,针对目标预期,要确实加强监督,努力实现好。为了造福三晋人民,保护工作必须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沿汾各地重现山青、水秀、河畅、岸绿、景怡的秀美风光。(贾合祥)

(责编:刘 洋、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