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将安全生产抓在日常、守在当下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必须做好“三宁三不做”。当好基层责任人,我们责无旁贷,要将安全生产环节抓在日常,守在当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安全生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做的事,需戒骄戒躁,守住红线、抓牢底线。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风险,是安全生产中无法回避的话题。无论是家庭安全、消防安全还是企业安全漏洞,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社会、企业、家庭、个人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对于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我们必须做到精准管控、防患未然。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严格的隐患排查和有效的应急预案,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安全生产要不得“百密一疏”,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是百分百的致命伤害。防患于未然,就是要让所有的隐患都不出现,全部消失。作为基层安全巡查员,要始终坚守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巡查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对于苗头性的跑冒滴漏等“小瑕疵”,做到防范于未然,让每一位居民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宁抓“源头”不做“补救”。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承载着相应的安全责任。这份责任重于泰山,需要我们坚决扛牢、落地落实。无论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还是基层一线工作者,无论是监督检查人员还是居民群众,都要明确知悉安全责任的重要性,严格履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保障。

宁可“认真”不要“形式”。我们要强化日常安全提醒教育,开展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参与,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督检查“回头看”,实现隐患整改全闭环。做到不漏一处隐患,杜绝安全检查的走马观花、形式主义,将危险点消灭在萌芽状态。秉持“无事防有事”的原则,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限期整改,并建立台账,逐项销号。

“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制”可以有两种含义。一种较为狭义的解释是,“制”就是制度;而另一种较为广义的解释是,“制”就是机制。制度往往体现为某些文字上的规定或程序,或某种不成文的,但被组织普遍接受的某种实践或工作过程。机制则不仅仅包括制度的所有内容,更重要的是包含了确保制度得以有效落实,以及确保制度本身先进性的所有因素。

而我们要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就应当是机制这一含义。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不仅仅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而且要制定保障这些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的保障措施。我们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使其得到有效落实,对我们的工作起到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而不是为了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只有有了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可能规范开展,收到应有效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生命重于泰山,责任担当在肩。只有安全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因而,抓好安全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将安全生产抓在日常、守在当下,将各方面因素达到平衡,我们才能真正讲安全工作。(史佳)

(责编:李琳、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