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紧握绿色低碳之笔,绘好美丽山西新画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为黄河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作出山西贡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筑就更加有力的生态保障。(来源:7月7日《山西经济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山西经济日报》刊发《绿色覆荒垣 清流出深涧》文章,介绍了我省保护之变、产业之变、文化之变,展示了近年来我省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营造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舆论氛围,激励着全省紧握绿色低碳之笔,继续绘就美丽山西新画卷。

要在“统”字上下功夫,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得到全流域加强。黄河流域的治理保护需要全流域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近年来,山西省坚持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确保流域每一寸土地都得到精心呵护。今后,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继续在“统”字上下功夫,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省一盘棋推进,“两山七河五湖”和岩溶大泉、湿地生态修复治理,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得到全流域加强,加快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山西。

要在“新”字上求突破,让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得到全方位发展。一直以来,山西省奋楫扬帆,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产业、开辟新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比如,在农业领域,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确保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工业领域,我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今后,我们要在“新”字上求突破,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从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等方面着手,全面推动全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得到全方位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在“深”字上见实效,让黄河流域文化得到全要素增强。黄河流域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长期以来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一直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受到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导致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较低。2021年,我省印发《山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2021—2035年)》;2022年印发《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按照“施工图”,山西全力叫响“黄河之魂在山西”文化旅游品牌,朝着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阔步迈进。今后,我们要在“深”字上见实效,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动黄河文化与旅游、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全链条化的业态体系,让黄河流域文化得到全要素增强,推动黄河文化产业走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让多少游子记住了乡愁,生发了无限报国深情。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紧握绿色低碳之笔,在“统”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尽心尽力保护好黄河,为黄河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作出山西贡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筑就更加有力的生态保障。(张景辉 李宜衡)

(责编:李琳、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