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镇“样板大集”
打造乡镇“样板大集”
沈海涛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传统贸易活动,乡村集市是新时代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发力点。近日,山西省“千集万店”改造提升活动启动,打造“样板大集”是4项重点任务之一,旨在推动乡村集市焕发新活力,更好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样板大集”,关键要在“特”字上做文章。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可选择的消费场景越来越多,相对单一的传统市集已经无法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如何更好顺应消费需求的转变,吸引新一代年轻“赶集人”,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介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旅游产品,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主题市集,形成亮点;另一方面,要大胆尝试,将乡村集市作为业态创新的重要载体,引入网络直播、线上带货等新技术、新模式,为传统集市打开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乡村集市的鲜明标签。近年来,一些地方将当地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非遗技艺等特色文化融入集市,比如在云南,将乡村集市与傣族的“泼水节”等传统节日庆典结合在一起,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也让民风民俗搭载着集市平台的流量得到传承和弘扬。我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要善于从特色文化中汲取养分,深挖民俗、非遗、国潮等文化亮点,鼓励在集市上举办文化活动,让乡村集市成为文化交流的新场景,既为消费者带来文旅融合新体验,又能讲好乡村故事,带旺乡村经济。
打造“样板大集”,让更多人为乡村集市停驻,还得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尽管一些乡村集市在互联网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加持下,再度回到大众视野,收到消费者青睐,但环境卫生脏乱差、“三无”产品泛滥、售后服务与维权不便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要想寻求健康长远发展,除了保留乡野特色、传统魅力,还需加强对集市经济的规范管理和引导。要加强市场监管,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等工作,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要优化乡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立更多长效机制,不断改善购物环境体验,为乡村集市的繁荣提供“硬支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村集市不仅是商品的交换场所、文化的传播窗口,更发挥着对县域经济、城乡融合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我们期待,三晋大地上涌现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样板大集”“网红大集”,让乡村集市收获更多关注、持续散发魅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李泽熠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