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新职业扩容就业作用
充分发挥新职业扩容就业作用
开发和发布新职业对提升劳动者技能、发掘新的就业增长点很有帮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增加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19个新职业和移动操作系统应用设计员等29个新工种。这些新职业令人憧憬,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就业新选择。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相应催生了新职业。2022年9月修订完成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新增158个新职业。新职业的诞生,创造了大批优质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改善相关行业从业者的就业质量与职业前景,为相关产业升级奠定人才基础。新职业对于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具重要意义,更成为年轻人就业的一个新方向、新指引。
眼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充分发挥新职业扩容就业作用,对保持就业持续稳定十分重要。新职业背后,往往伴随着较大的人才需求和用人缺口。有了这样一批批新职业,就扩大了就业岗位增量,也为高校毕业生打开了就业新空间,不断涌现的新职业必将为人尽其才提供新舞台,助力中国新经济业态焕发新活力。
新职业反映产业发展新需求,折射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由此催生出的新职业也成为求职者的新选择。《2023年新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的数据显示,17.5%的年轻人在尝试传统行业以外的新职业,58.5%的年轻人对新职业抱有强烈兴趣。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产业新动能持续增长,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为稳就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要加强新职业发展政策,在权益保障、人才培养、职业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提高新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引导人才不断进入新职业,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大力推进新职业成为就业创业的新赛道。要持续发展壮大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巩固拓展各种灵活就业空间,让新职业成为就业“蓄水池”。要完善新职业技能标准,构建新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新职业公共培训,推动新职业培训发展,提升新职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新职业职业教育发展,完善新职业技能形成机制,推动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与社会需求同步。
新职业意味着新机遇。要顺应发展趋势,加强学习、提升自己,掌握与新职业相匹配的能力,在职业发展中完善新职业、创造新职业,在职业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要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新就业形态类新职业规范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类新职业监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体现了新技术、新需求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在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中拓展就业新空间,必将助力广大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新职业更好更快发展,持续增强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添加新动力。
潘铎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