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解锁夜校学艺新模式 打造青年发展新高地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来,全国多地夜校火热开启。“开课即满”“一座难求”,上夜校成为不少都市青年下班后的新选项,也成为教育市场的新风口。(来源:6月12日《山西日报》转载新华社《夜校为什么重新变热?》)

夜校是指夜间上课的学校。在我省,长治市举办了首期“青年夜校”,开设了散打、瑜伽等公益时尚课程,吸引不少青年参加。如何解锁夜校学艺新模式,把“青年夜校”打造成新的青年聚集地,防止“夜校风”变成“一阵风”,仍然需要我们各地积极探索。

要采用青年人喜爱的方式,全力构建“生态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识字算术、生产技术,到七八十年代的理发裁剪、专业教育,再到世纪之交的微机电脑、多门外语,夜校让历届年轻人知识换代、工作升级。而今,夜校再焕发勃勃生机,正成为中国式夜生活的一张名片,映射出我国学习型社会正在成势。对我们相关部门来讲,要做好宣传发动,采用青年人喜爱的方式,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微信等宣传载体刊播相关主题信息,多点多维持续宣传,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态势,构建青年充电赋能“生态圈”,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夜校、关注夜校。

要讲授更多新质生产力的职业技能,建好“充电站”。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0%,更多人已能够进入高校完成学业。在此情况下,夜校焕发勃勃生机,关键在于其内容。长治市举办的首期“青年夜校”,目前开设散打、瑜伽两门课程,共吸引30余名青年参加。下一步,长治市还根据青年实际,逐渐开设应急救护、防身术、PPT制作、剪辑技术、茶艺花艺、美妆、健身养生等课程。对我们相关部门来讲,要用好夜校这个平台,组织更高质量的教师,开设更多与时俱进的课程,讲授更适合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内容,传播好更多的新质生产力的职业技能,建好“充电站”,让更多的青年人愿意来夜校。

要持续推进供需两端“双向奔赴”,当好“联通网”。夜校,既是青年技能提升的场所,也是诸多青年希望提升技能、实现工作升级的场所。为此,我们要加强市场调研,与本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广泛汇聚就业资源,当好“联通网”,及时发布企业就业招聘信息,动态更新本地企业就业岗位信息。同时,要通过“互联网+”等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参加夜校培训的青年及时跟进了解,帮助其更好地就业、创业。通过夜校平台,持续推进供需两端“双向奔赴”,让更多的青年人更快捷地提升技能、打开职场大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前,我省太原、长治等市的夜校已经焕发勃勃生机,映射出我省学习型社会正在成势。期待我省各地的夜校,做好宣传发动、优化课程内容、做好服务对接,切实把夜校打造成新的青年聚集地,吸引更多人参与夜校的学习,不断提升技能,更新技能,获取与时代同行的过硬本领。(王骥 秦晓东)

(责编: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