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模港”成为工会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让“劳模港”成为工会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为劳模发挥产业工人领头羊作用创造更优质的环境,让劳模精神在新时代蔚然成风,晋中市总工会首创打造的“工”字品牌“劳模港”,影响广泛,受到各级劳模的纷纷称赞。截至目前,该市已建起8个“劳模港”站点,成功举办19次劳模集中活动,惠及劳模958人。“劳模港”已逐渐成为全市劳模充电、加油、续航的重要平台。
当上劳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不断提升劳模群体的素质,才是他们保持荣誉和奋斗动力、发挥作用的基础。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对劳模“使用多,培养少”的现状,使劳模缺少了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制约了他们更好更大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晋中市总工会在2021年首次提出建设“劳模港”的构想。2022年,《关于创建“劳模港”的工作方案(暂行)》正式出台,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各县(区、市)总工会积极行动,试点先行,逐步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劳模港”建设工作。
“劳模港”,取“港”之憩息休整、扬帆再出发之意。“劳模港”好就好在学习与休养并重,让劳模有了身心休养、思想充电的常设阵地。一方面,为劳模身心充电,创造提供轻松舒适的环境和条件,让劳模休养身体、舒畅心情,有条件有能力担当重任;另一方面,对劳模思想充电,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场合,采取灵活生动的方式,提升劳模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职业素养,使其重整行装,再创辉煌。同时,“劳模港”还搭建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模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共同探索如何突破职业瓶颈,打开更加多彩的“窗户”,有利于激发更大的活力和向上的动力,让劳模更进一步服务社会、引领时代。
“劳模港”要真正建起来、用起来,还需创新机制和做优服务。“劳模港”突破了之前只有全国、省劳模才能享受疗休养的政策限制,一竿子插到底,创立了国、省、市、县四级劳模疗休养新体系,离劳模更近,服务范围更广,让他们对社会贡献更大。确保每一次劳模集中活动高质量运行,要对“劳模港”运转和发挥作用进行拓展升级。晋中市总工会提出“两融、十个一”要求,提出每个港都要有鲜明的活动主题、详尽的年度活动规划和生动丰富的逐日活动安排表,提升了“劳模港”的聚合效应。
探索劳模作用发挥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宣传、服务好劳模,影响带动更多职工见贤思齐、学赶先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新风,需要继续扩大“劳模港”的覆盖范围,提升运行质量,通过交叉运行和示范性活动样板等形式,让“劳模港”成为晋中乃至山西工会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郭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