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需要更多“数字工匠”
数字时代需要更多“数字工匠”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数字中国,需要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数字工匠”。随着人工智能的更新迭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急需培养更多数字化高技能人才。近日,省人社厅印发《山西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要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每年培养500名左右高素质数字技术工程师。
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既是数字人才的主力军,更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工程师愈发重要,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重要抓手,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步伐,全力以赴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大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比如,太原市相继出台措施,提出打造一批功能突出、资源共享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加强数字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推进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结构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变革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供给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方位融合。
发展壮大数字产业,除了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数字技术人才。目前我省在数据使用的共享机制、产教融合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尤其紧缺。要紧紧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领域,着力培育新行业新业态新职业,探索建立数字技术工程师认定制度,激励越来越多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力。要通过规范培训、社会评价和职称评审等多种方式,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保持人才优势。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也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技术工程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既要掌握生产制造技术,又要掌握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我们在设计培养方案时要结合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趋势,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创新方式,在强化激励引导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培养综合能力更强的复合型高技能数字技术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要强化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加快数字人才培育与支撑,让更多优秀的“数字工匠”脱颖而出,使其在数字时代的大潮下发挥聪明才智、引领行业快速发展,持续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立忠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