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抢占“低空赛道”,竞逐“天空之城”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抢占“低空赛道”,竞逐“天空之城”
5月28日,《山西经济日报》在2版刊发《措施含金量高 机遇共享面广》文章,对《山西省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设的若干措施》进行了解读;在5版刊发《山西:全方位发力竞逐“天空之城”》文章,对我省航空产业发展进行了介绍。
临空经济是新时代经济的“蓝天赛道”。民间有言:“要想富,先修路。”对于通航示范省山西而言,如今的路,已经修到了“低空”,甚至可能修出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如何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时代已经给予了机遇,只要砥砺前行,未来终将收获答案。
抢占“低空赛道”,要点在“抢”。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低空赛道”,需要提前布局一批基础设施。按照我省的规划,到2030年,全省提供通用航空服务的机场将达到69个(未含直升机场和起降场),机场密度和低空旅游、航空应急救援等通航服务能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省明确,对新建及改扩建运输机场通航设施、通用机场、航空飞行营地项目,按照工程费30%给予补助;对纳入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用地)清单的通用机场、航空飞行营地项目,建设用地、林草地等指标由省级统筹解决。面对省委、省政府规划的蓝图,出台的好政策,各地必须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通过机场改扩建或建设改造,加强通航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一批本地区的地面配套设施,全力完善通用飞机专用机坪及通航公司基地、机库、维修区等通航基础保障设施,在“抢”字上发力,从硬件上为我省“低空经济”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运营服务保障能力。
竞逐“天空之城”,要点在“竞”。发展“航空经济”,既需要机遇,更需要竞争,需要加快引入一批龙头企业进行布局,加快本地企业的升级改造。近年来,从落户太原中北高新区的山西喆航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生产直升机的民营企业,到落户大同市的中德轻飞首次将德国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引进国内,再到全球500强霍尼韦尔公司与禧佑源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禧佑源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禧佑源航材公司成为霍尼韦尔飞行控制系统及相关航电产品的经销商之一……这都是我省竞逐“天空之城”的具体体现。同时,我省在政策方面明确,支持先进军用技术向通用航空领域转移转化,推动省内通航整机制造、动力系统、机载系统、地面保障设备等加快实现自主可控。对符合山西省通航产业发展方向要求且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对航空类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创新平台,给予一定奖励支持。我们各地要紧抓大力发展通航产业和低空经济的有利时机,瞄准通航全产业链业务,进一步引入龙头企业,健全产业链条,强链主、壮链条、集链群,大力发展飞机再制造、维修、航空服务、航材贸易等产业,让先进龙头企业的产业实现从一到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群化发展,全力以赴竞逐“天空之城”。
抢占“低空赛道”,竞逐“天空之城”。临空经济主要依托机场向外辐射,形成中心机场环、商业服务环、制造配送环以及外围环等四个环形。目前来看,我省扎实推进国家通航示范省建设,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应用场景已经初步“搭起来”。我省明确鼓励市、县政府和省有关主管部门将购买通用航空公共服务(含无人机)纳入本级政府购买目录范围,列入各单位财政预算,扩大购买规模;鼓励省有关单位建立航空应急救援、航空医疗救护、警务航空等机队;对短途运输、低空旅游等通航业务给予补贴,支持常态化开展。支持和引导厂矿企业采购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服务,对于距离三甲医院超过30公里以上的厂矿企业采购航空应急救援服务的,按采购额予以一定补贴。我们要围绕临空经济的四个环形,无缝对接政策法规,补强制约航空产业发展的“短板”;因地制宜鼓励开发开放低空物流、通航运输、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低空旅游等领域,大力开拓应用场景,积极打通市场通道,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徐阳 杨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