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让更多的人到山西Country Walk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5月23日,山西新闻网刊发《这个夏天!可以带家人来山西Country Walk》系列图片新闻,对我省忻州市悬空村、临汾市飞岭村等9个古村落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远离城市、走进自然的“country walk”(乡村漫游)成为越来越多热爱生活的旅游者挚爱。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被称为“民族的记忆”,更是country walk一族向往的地方。山西新闻网刊发的系列图片新闻,不仅视觉冲击力强,而且详细介绍了我省相关古村落的景色、价格、旅游攻略,必将让更多的人到山西Country Walk。

要优化服务,让古村落“链起来”。古村落,虽闻泥土芬芳,听蝉鸣鸟叫,让人诗意生活;但也因交通不便、周边配套设施差、服务差,让人望而却步。近年来,我省先后颁布实施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争取中央资金11.12亿元,近三年省财政下达补助资金2.4亿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少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我省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11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国传统村落619个,数量位居我国北方省份第一,全国第五。要让更多的人到山西Country Walk,我们还需要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古村落串珠成链,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版图,焕发勃勃生机。

要科学保护,让古村落“活起来”。古村落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老一辈的生活印记。让更多的人到山西Country Walk,我们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基础,但保持其原始风貌,留住真正的古色古香,让其有“烟火气”才是关键。近年来,我省科学保护古村落,坚决防止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建设性破坏行为,采用“绣花”“织补”的微改造方式,让古村落“活起来”。今后,我们要科学规划、整体保护,突出重点、活态传承,既要采用“绣花”“织补”的微改造方式,推动传统村落有效保护;更要动员原居住地的村民参与保护,因地制宜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措施,改造好、保护好传统村落,让古村落充满烟火气、活起来,更好地持续发展。

要与时俱进,让古村落“潮起来”。提到传统村落,许多人可能会与“死板无趣”“老气横生”等印象联系起来。近年来,从阳城县上庄村的致富产业“八八宴”,到高平市苏庄村特色婚俗产业,再到阳泉市娘子关村的特色旅游产业……我省不少传统村落,通过活化利用、创新发展,激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传统村落“旧貌”换“新颜”。今后,我们要将古村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运用现代科技,将特色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动能,让传统村落涵养文明之花、焕发文化魅力,实现“潮起来”,成为更多Country Walk一族向往的地方。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一砖一瓦讲述历史,一石一木承载乡愁。让更多的人到山西Country Walk,我们还要加强宣传,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推动古村落旅游推介全覆盖,做到宣传内容为游客所需、宣传方式为游客所喜,从而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山西大地的古村落,在古朴幽静的乡野中,让时间放慢脚步,尽情感受山西古村落的无穷魅力。(陈晨 张晓波)

(责编:褚嘉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