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贯彻好“实施办法”,让丰收“耕”基更稳固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建立耕地保护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统筹耕地保护与生态保护……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聚焦我省耕地保护现状,细化、具体化上位法相关规定,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织密我省耕地保护法治之网。(来源:5月12日《山西日报》《耕地保护确保“寸土不让”》)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耕地,就是守护好饭碗,就是守护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我省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实施办法”,从法治层面为坚守“耕地红线”做好了保障,我们要落实好“实施办法”,守护好“耕地红线”,确保“寸土不让”。

要监管网格化,织密“责任网”。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耕地红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突破的底线。“实施办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耕地保护负总责,其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我们要按照“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制定省、市、县、乡、村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组、村民网格化管理的耕地保护长效新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格局,将耕地保护监督管理落实到图斑、落实到农户,延伸到乡村的田间地头。

要保护永久化,守牢“饭碗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石。我国是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为了守卫我们的“饭碗田”,我国实行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办法”明确,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补划,并按照法定程序修改相应的国土空间规划;禁止通过擅自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等方式,规避永久基本农田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审批。我们要按照“实施办法”要求,制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先优惠政策,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全省的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现基本农田的保护永久化。

要农田高产化,打造“丰收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靠稳定耕地面积,也要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实施办法”明确,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土地整理方案,统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计划地整治、改造闲散地和废弃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我们要按照“实施办法”要求,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强化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服务,不断激发各地改造的积极性;要严格改造标准,加强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全流程全要素管理,确保建一片、成一片;要进一步从制度、政策、资金、群众种植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健全管护机制,确保高标准基本农田建一片、兴一片。

当前,“实施办法”已经实施,新征程,让我们加强宣传发动,层层落实责任,依靠法治利剑,守护好全省的“耕地红线”,让丰收“耕”基更稳固,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夯实基础。(陈晨 张晓波)

(责编:刘 洋、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