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培育“新”动力,奋“晋”新征程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培育“新”动力,奋“晋”新征程
5月6日,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联合发布消息,一季度,我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转型扎实推进,服务业持续恢复,GDP实现小幅增长,投资、消费等领域运行平稳,全省经济平稳开局,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来源:5月7日,《山西经济日报》)
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5399.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9.9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00.02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29.60亿元,增长2.1%……今年一季度,我省经济平稳开局,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对照省政府今年报告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等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新”动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澎湃。
要夯实基础,让“稳”的基础更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今年一季度,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177.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4%。重点体现在畜牧业生产增势良好上,比如,生猪出栏374.8万头,增长8.5%;牛出栏18.0万头,增长9.8%;家禽出栏6173.9万只,增长11.3%。猪牛羊禽四种肉产量46.9万吨,增长9.6%。目前,已经进入夏季,农作物正在茁壮生长,我们要再接再厉,夯实基础,在发展好畜牧业的同时,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确保夏粮和秋粮丰收,让“稳”的基础更牢。
要强化培育,让“进”的动能更强。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部署。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1%,制造业下降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2.8%,非煤工业下降0.8%。但同时,全省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9%,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8.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7.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7.3%,均快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今后,我们要强化培育,继续坚持“双碳”目标牵引,坚决完成能源保供任务、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在能源革命上走在排头、做出示范。同时,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坚定不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进”的动能更强。
要强化保障,让“暖”的底色更足。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今年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7元,增长6.2%。按常住地分,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4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0元,增长8.3%。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1.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24.7%。新纳入规上法人单位682个,较上年同期增长51.9%。今后,我们要强化保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路径,结合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做好支持就业的“加强版”,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暖”的底色更足。
培育“新”动力,奋“晋”新征程。分析一季度的成绩单,我们既要看当前之“形”,也看长远之“势”,既算“眼前账”,也要算“长远账”,在保持韧性中积厚发展动力。当前,已经进入五月份,大力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已经响彻三晋大地。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夯实农业基础,坚定不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用奋斗迎接更加光明美好的明天,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刘雁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