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特色产业这张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对山西农业而言,特色是最亮的标签,也是最大的潜力。吉县苹果、大同黄花、隰县玉露香梨、右玉羊肉、平遥牛肉……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黄土高原,销往全国市场,进一步印证乡村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看似普通的“土特产”,只要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就能照亮农民增收致富路,赋能推动乡村振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端,南北跨度大,地理气候多样,农产品种类丰富。如何以特色产业富民强村,考验着各地推动农业发展的能力。整体来看,我省乡村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一批乡土特色品牌竞相涌现,有些地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还很旺。但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依然存在。要打好特色农业牌,拓宽农民致富路,还必须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找准特色。“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提到玉露香梨,人们就会联想到隰县;提到羊肉,人们就会联想到右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找到各地专属的富民产业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关键,但仅仅做到“人无我有”还不够,而应该在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以及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实现“人有我优”,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实现特色产业的全链条升级。
  培育龙头。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接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企业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强化引导,增强企业带动农户的服务意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壮大特色产业,推动群众增收,确保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做强链条。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模式的打造。要想从激烈的乡村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单一的产品逐渐向产业转变,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农业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其本质是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要为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注入科技力量,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效能,还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环节畅通技术服务、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等系统性服务。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打好特色农业这张“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推动乡村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赵建军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