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更快发展医卫事业,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2024
04/25
16:44
分 享
评 论

山西省卫生健康系统以“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为重点,系统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中医药强省”建设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来源:4月21日《山西日报》)

人民健康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健康是最重要的“1”。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努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新征程,我们要再接再厉,更快发展医卫事业,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要打造“医疗高地”,加快与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建,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队”的医疗服务。《山西日报》文章介绍,从2022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正式揭牌成立以来,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同质化、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该院成立了我国首个盆腔疑难复杂肿瘤诊治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已吸引除本省患者外,北京、黑龙江等20省(区、市)的200余位患者前来就诊。新征程,我们在加强与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建的同时,也要加强省、市、县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建,建立以省级三级医院为支撑的医疗高原,以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为核心的医疗高地,以县域医疗集团为龙头的县级医疗中心,着力打造“医疗国家队”,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级,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队”的医疗服务。

要建好“医疗中心”,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让群众“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的理想照进现实。基层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高低关系着当地群众的健康福祉。《山西日报》文章介绍,2023年11月,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强基层现场推进会在临猗县召开,该县医疗系统全面推行的“聚力乡活、倒逼县强、带动村稳”的特色医改,在为县乡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在为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新的路径。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带动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要建好县级“医疗中心”,借力县域医疗一体化改革做强县医院“龙头”,加强对县(市、区)新医疗设备的购置,以大批现代高端医疗设备为提升本地医院专业水平做好支撑;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引进、培养更多的医疗优秀人才,不断充实人才队伍,让群众“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的理想照进现实。

要兜牢“乡村网底”,依靠数字赋能,让基层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更有“医”靠。《山西日报》文章介绍,省卫生健康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开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专项行动,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推出一项项暖心优质措施改善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比如,省卫生健康委推出“一号管三天”服务。依靠数字赋能,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实行“一号管三天”就诊模式的省份。新征程,我们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兜牢“乡村网底”,依靠数字赋能,进一步加大对社区、村医疗建设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加挂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管理服务站的牌子,重点提高传染病发现报告及重大疾病健康管理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村医疗卫生所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采用对口支援、驻点帮扶、远程诊疗等方式,加强村卫生所建设和管理,不断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协同推进居民签约、健康档案、电子病案、就医保障等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让基层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更有“医”靠。

民生为国之大计,健康乃民生之本。切实保障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是人民群众关切、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新征程,让我们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打造“医疗高地”,建好“医疗中心”,兜牢“乡村网底”,更快发展医卫事业,让全省群众健康更有“医”靠。(刘雁芳)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