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新征程上,我们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求真务实抓“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求真务实抓“三农”。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千万工程”取得了突出成效,正是因为其掌握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科学方法,让万千乡村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而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培育增收富民产业,努力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客观规律,真抓实干,不断提升农村环境,丰富产业形态,夯实强村富民基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要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用好,直奔问题不放、揪住难题不松,听农民的真心话、看农村的真面貌、找农业发展的真引擎,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有前景的强村富民路。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人为本谋“三农”。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要始终发扬人民至上的精神,厚植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农民是乡村振兴的行动主体,要坚持从农民角度思考问题,把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期盼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增强农民参与公共事务、村事务和共建和美乡村的积极性。要加强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攻关,引进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领军人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盘活乡村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探索可持续的乡村发展道路,实现乡村多元化增收。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城乡兴“三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千万工程”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不断补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物流及金融网点等建设,推动形成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要把城市与农村看成一个平等的有机整体,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也要打破“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同时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在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千万工程”是乡村高质量发展“中国之治”的创新探索,为全国乃至世界乡村建设提供了成功样板。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千万工程”经验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让美丽中国的梦想早日变为现实。(仇瑜莹) 

 

(责编:褚嘉琳、candy)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