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要素保障

——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⑤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黄土风时评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资源高效动员、有效整合和集中投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11月27日召开的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指出,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要强化要素保障”。
  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其艰巨性、复杂性不仅体现为涉及的农村人口规模巨大,还在于其是在农业自我循环累积不足、配置资源能力总体不高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比如,从今年起,我省将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统一纳入衔接资金支持范围,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每村50万元的基础上,省级财政衔接资金补助每村15万元,为全省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未来乡村振兴投入规模巨大,要健全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要健全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持续强化各项资金和政策的统筹和衔接。
  要用好抓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依靠科技力量服务“三农”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这项制度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契合了我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我省要继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完善农业科技领域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完善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机制。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保障,强化全过程廉洁风险防控。要支持乡村振兴产业用地需求,加大力度保障重点工程的项目用地。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支点,既要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红利落到农户实处,也要让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流动”起来,发挥不同市场主体的专业性优势。同时,要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等监督检查,保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廉洁高效。
  “千万工程”为万千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在“千万工程”牵引下,乡村闲置的资源潜能不断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我们要促进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等发展要素更多下乡,为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加力赋能,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王立忠

(责编:温文、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