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让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近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辅导报告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从“二里头文化”“公元前三千纪的良渚、陶寺、石峁和龙山时代”“距今5000年前的仰韶时代”等方面追溯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对于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更好发挥山西考古资源禀赋优势,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项文化工作,更是一项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地传承和推广,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更加丰富。
要展现好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大起来,形成稳定形态的中华文化,镌刻着历史的基因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创新、进步和发展,一些特定的文化定格在历史的坐标上,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和象征。山西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和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肇始之地,考古资源优渥,历史地位独特。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展现好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必须拓宽了解渠道、丰富接触方式,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贴近群众生活,比如通过电影、电视、网络、游戏、音乐和其他娱乐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要传承好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基因。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历史的精髓和久远的历史痕迹,以及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培育与塑造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润化、滋养作用,才能更好地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精神根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山西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关注区域,是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主要实证地。要充分发挥我省文物资源禀赋优势,把山西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演进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讲清楚,让更多的人透过山西一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华文明、认同中华文明。立足三晋大地,研经铸史,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要弘扬好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是展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战斗力、影响力的特殊价值元素。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中,自觉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要做好红色文化、晋商文化、农耕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发掘,努力形成文化共融共生、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要在交流互鉴中,讲好三晋故事,让更多人体味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要在躬身实践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为引领,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
王早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