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山西“种草”全网
大美山西“种草”全网
如果你最近刷短视频,一定会发现:“山西”的出镜频率越来越高了。古建探秘、风景游赏、美食寻味、文化体验……山西正逐渐成为流量新宠。
“在临汾吃两碗牛肉丸子面,配麻花实在是太绝了!”6月28日,抖音粉丝近2000万的美食博主@特别乌啦啦发布了一条视频:他乘坐一辆可爱的临汾公交车,走进街角一间朴素的小馆里,端着当地特色的牛肉丸子面大快朵颐,筋道的面条、火辣的汤汁,让其直呼过瘾。事实上,他早已多次深入山西探寻美食——从形状独特的临汾“狗舌头”面、红亮喷香的闻喜辣子菜到非遗好味的长治驴肉甩饼,@特别乌啦啦早已成为山西美食的“最强推荐官”。他对山西美食赞不绝口,直言“隔三差五还是得来趟山西”,其“饭在山西”系列视频的播放量已超6.5亿次。此外,极限运动达人@玲爷、文化旅行大V@焦绿儿等千万粉丝级视频博主创作的山西元素视频也频出爆款,持续推高山西的网络热度。
除了自媒体博主,文体明星也纷纷加入打卡山西的行列。演员韩雪漫步大同古城,歌手谭晶在太原钟楼街即兴开嗓,主持人敬一丹打卡运城古建,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在晋城端起一碗清汤饸饹……不久前,老戏骨寇振海来到太原开启饕餮之旅:过油肉、莜面栲栳栳、什锦铜火锅、汾酒火焰土豆、碗托、陈醋冰激凌等山西美味琳琅满目,丰富的菜肴、独特的味道不断挑动他的味蕾,让其对着镜头连呼:“山西菜,实在!太实在了!”
流量的蝴蝶效应快速蔓延,打开热门视频的评论区,满屏都是“馋哭体”:“被馋哭了!这面我能炫三碗!”“本地的小伙伴快交出你们的私藏馆子!”更有趣的是,山西独特的“面食文化”“醋文化”甚至“午睡文化”都成为各地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少网友表示已被“种草”,纷纷燃起奔赴山西的热情。
山西的“出圈”并非偶然,近年来,演唱会、音乐会、太原马拉松、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山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开展,各地的网红打卡点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晋商文化与现代潮流相交汇的太原钟楼街、特色美食与民俗文化交融的忻州古城、坐拥精美悬塑的隰县小西天……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进山西,邂逅这里的民俗与文化,而明星、网红的到来,则进一步增强了山西的曝光度,同时也使得山西愈来愈受年轻游客的欢迎。这份努力也收获了亮眼的成绩:山西荣获“2024年度微博最具影响力国内目的地”,并且太原、大同双双跻身“最具影响力国内游城市”,山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与喜爱。
“网红、明星带来的流量效应引导屏幕前的‘云游客’转化为实地奔赴的‘行动派’。”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教师冯梅认为,这是山西文化拓宽传播边界、提升影响力版图的“助推器”。与此同时,她又表示,“种草”效应的成果归根结底源自山西文化自身的吸引力。“真正的文化魅力不仅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更经得起流量的洗礼,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文化底蕴才是永恒的流量密码,真诚的体验也最能打动人心。当明星、网红们不断‘种草’,当年轻游客用脚步投票,山西终将在流量大潮中脱颖而出,绽放独特的光彩。”冯梅如是说。
本报记者王少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