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眼千年看陶寺
E眼千年看陶寺
汾水之滨,塔儿山脚下,尘封4000多年的陶寺遗址迎来又一道曙光。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陶寺文明首次集中系统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与此同时,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持续“霸榜”,成为山西又一个“出圈”打卡地。这座博物馆究竟有何魅力?它又如何助推山西“文博热”一燃再燃?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C位出道
陶寺遗址博物馆火了
“光被四表,协和万邦。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山西日报视频号上发布的这条短视频,一经上线,便吸引了全网的目光,网友们在留言区纷纷留言“山西文旅又一张闪亮亮的名片!”“看着很不错,期待带着孩子去看看里面的文物。山西各处的博物馆都值得打卡和细细欣赏。”“早就盼着开馆了!历史迷和旅游控的福音啊,我要快快和朋友们约起来去打卡!”
随着陶寺遗址博物馆的正式开馆,互联网上,陶寺的热度持续走高。#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山西新开的陶寺博物馆有230件文物##4000年前古人用光影推测二十个节令#等话题轮番登上微博热搜,让网友直呼“想去山西的心达到了顶点!”微博网友@桃花依旧在山西日报微博留言“开幕当天,我有幸观赏了《对望·陶寺》的预演,特别期待明年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能再次与陶寺对望。整场演出让我的情感流转,感受到了博物馆满满的诚意。”
“买到传说中C位出道的‘龙小陶’了!好可爱!大家不要太羡慕我哟!”来自青岛的游客张翼在朋友圈里晒出了陶寺遗址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他告诉记者,“看到‘龙小陶’的瞬间,就决定买票来山西了。我属龙,这是送给自己的本命年礼物。”记者在文创商店了解到,像张翼这样,因为文创产品而来的顾客还真不少。在山西日报小红书账号发布的“你见过可以当冰箱贴的笔记本吗?”评论区中,网友@沐妍表示“这个设计太精妙了,为了这个笔记本也要去一趟了,我的钱包要捂不住咯。”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杜磊表示,“近年来,文创产品已经成为各大博物馆的‘流量密码’,通过绝妙创意,真正实现了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让文物和观众‘零’距离的设计初衷。”
穿越古今
沉浸式感受天文魅力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观象台遗迹复原的互动装置,它由13根柱子组成,形成了12道观测缝……”陶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梁晨正在向游客张艺菲讲解,“古代人根据太阳的升落和塔儿山形成的光影,来判断节令和地中。现在我们站在中心观测点上,大家请看,这束光影在哪条观测缝中呢?”张艺菲站在互动装置前,沉浸式体验着观象台观测时节的装置。“陶寺遗址博物馆让我直观体验到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奥妙!”张艺菲说。
电影《封神》中,殷寿击鼓,妲己起舞,伯邑考吹篪的场景令观众们印象深刻,而殷寿所击的鼓,就是陶寺遗址博物馆里的鼍鼓。记者注意到,在礼乐文明展区,摆放着鼍鼓、土鼓、石磬、铜铃等文物和复原物,游客通过激活多媒体设备,便能聆听来自几千年前的悠扬乐音。沉浸式体验电影中的古风盛宴,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神秘的商周时代。
陶寺遗址博物馆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朱书扁壶出土于陶寺遗址灰坑H3403,距今约4000年……”来自广州的游客王琛一边观赏朱书扁壶,一边阅读着LED屏幕上对应的文物简介。“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我这次专程来襄汾‘打卡’。这座博物馆真是太惊艳了,通过触摸屏就能了解到文物的前世今生。”记者观察到,在陶寺遗址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屏幕查询展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材质、用途和制作工艺等,全方位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意义。
“为了增强游客的沉浸体验,我们在展陈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数字化手段。馆内多个展区通过3D建模、全息投影和虚拟交互等技术手段,将陶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使观众能够瞬间‘穿越’至古代场景。”义务讲解员李天龙带领记者穿梭在众多国宝之间,他表示,这些数字化应用,不仅为传统文物展示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也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体验空间。
出圈出彩
山西文博迸发新活力
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山西文博热度持续飙升。热搜上,#山西省文物修复成果亮相德国莱比锡##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等一众话题轮番登场,无不彰显着:山西,这次真的火了。
11月7日,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18亿人次,同比增长13.88%;旅游总花费高达2761.52亿元,同比增长25.91%。在国庆假日期间,游客数量和旅游总花费实现大幅增长,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4.99%和101.85%。
近年来,山西文博话题频频“出圈”。从3D修复和打印技术让永乐宫“活”起来到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腾空而起”直视大佛,再到陶寺遗址博物馆惊艳亮相……“文化+科技”给人们带来了全新文旅体验,不仅让历史文物“活”起来,也为山西的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伴随着文旅热潮,山西的文创产品也迅速“破圈”。“誓要拿下‘悬空寺流沙冰箱贴’”“等了十多天,‘二十八星宿主题丝巾’的快递终于到手了”“我要吃‘云冈石窟’创意雪糕”等短视频内容,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和点赞。网友@阿抓扑扑在山西日报客户端留言:“‘呆萌的‘佛小伴’、‘破茧成蝶’地图冰箱贴、可爱的‘龙小陶’锤锤……我打算按照这些文创所在的位置,从晋北打卡到晋南。跟着‘文创’游山西!”
“山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是一代代匠人、匠心的结晶。”王爱琴表示,未来,要进一步释放和延续“悟空”效应,以古建研学、民俗社火、冰雪度假、温泉康养、冬景摄影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文旅体验,打造山西冬季旅游消费“新热点”。
本报记者李瑶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