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数字金融 促进山西转型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金融 促进山西转型发展
李芳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不仅为广大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也为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动力。
积极搭建数字金融平台,加快相关服务平台建设。数字金融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形态,是金融与数字技术结合的高级发展阶段,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利用金融大数据平台进行信用评估、风险评价,挖掘潜在客户,更好服务于经济。这就需要加快建设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设施,驱动数字金融全面发展。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是数字金融发挥作用的前提。要加大对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投入,保证数字金融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大对高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稳定的网络数据运转;二是鼓励加大对数字金融技术投入,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金融水平还不平衡,要增加数字金融技术服务的覆盖率,着重提升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建设水平,完善其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保证数字金融技术设施建设配置全覆盖,共享数字金融带来的服务均等化。
深度融合数字金融与科技,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区块链技术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供更安全、透明的交易方式,建立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不仅能减少传统支付模式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而且提高了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将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于数字金融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低风险的金融服务,拓宽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边界,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大数据通过规律和趋势分析,可用来对客户信息、市场风险和资产负债进行评估监测和管理;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思维判断潜在风险。两者应用于数字金融能更好地识别金融风险,有力支持和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数字金融融入各行各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趋势,数字金融的科技创新形成的金融产品已具初步规模。将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于数字金融成为必然选择。首先,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强融合区块链技术与数字金融,积极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数字金融中的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发挥区块链、大数据等高科技在数字金融中研发的优势。借助数字金融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供金融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其次,应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力度,建立金融科技研发专项基金,加大对相关金融科技研发项目财政支持;引进和建设相关金融科技项目研发机构、实验室等;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再次,要鼓励金融机构与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企业加深合作,借助企业的高新技术,创新数字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与这些企业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强化行业自律,科学引导数字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由于数字金融呈现出形式多样化、业态复杂化、主题多样化等特点,对其监管的难度日益增加。首先,加强涉及数字金融的不同机构,即各类平台、企业、个人和政府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依托行业自律组织完善信息披露、统计检测和风险状况,以便及时传递和发现相关信息,提升数字金融行业透明度,不断提高对风险的主动鉴别、事先发现和事后解决的能力,从而促进其科学监管。其次,组织该行业机构共同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和规则,通过对各项相关指标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风险权数,保护数字金融各方参与者的权益。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监督机制和监管措施,制定有关数字金融业务全流程监管机制和行业自律公约,利用公约约束各相关企业,共享数字金融生态。最后,提升数字金融从业人员的认知意识和服务水平。完善数字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定标准和教育考核,规范其人才培训机制,提高上岗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强化其风险意识,提升整个数字金融行业的自律水平。
助力数字金融的绿色低碳管理,促进传统产业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山西经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首先,应借助数字金融的平台梳理和整合绿色低碳信息,分析降碳目标和手段,鼓励数字金融平台将碳排放目标和任务设置成基本要求,有条件的选择其服务主体和创新项目。同时企业应该以数字金融发展为契机,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指导,努力将两项连接融合被市场有效识别,有效利用数字金融带来的融资资源。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双碳管理。其次,应实行差异化数字金融发展策略。通过借助数字金融平台考核各地区各企业碳排放水平,可以为政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对于粗放型企业,政府要尽力拓宽数字金融融资范围,助力其绿色转型,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要采取补贴、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其进一步绿色创新。再次,通过数字金融平台,企业可以实现碳排放产品设计、生产智能化管理,从而为实现降低碳排放量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加快企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从数字金融中更多的激活绿色创新动力。(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系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经济演进中的金融工具创新比较研究(1500-2018)》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W119)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