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活”亲人,你愿意尝试吗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传媒视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男主人公图恒宇在因车祸痛失爱女之后,试图利用脑机接口让女儿“复活”,从而实现数字永生。如今,这样的科幻灵感也频频在现实世界闪现。今年清明,AI“复活”亲人成为舆论热点,通过数字技术与逝去亲人隔空对话,在特殊节日里回味久违的温暖。
  “看到妈妈的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4月4日,省城市民张锦心激动地告诉记者,在了解到可以运用AI科技与已故亲人跨时空对话后,今年清明前夕,她仅凭一张照片将母亲“复活”。“看到妈妈再次微笑着对自己说话,感觉她还在自己身边……”张女士感慨道,这便是科技的意义吧。
  记者在淘宝中搜索关键词“AI‘复活’”,相关店铺多达上百家,一条服务多样、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并初具规模。店家表示,只需提供一张清晰的正面照,便可以享受数字生命服务,收费价格根据不同的修复标准分为三档:人物动起来为初级档,仅需20元;动起来说话60元,可以自己提供文本说话内容;最高档为动起来说话并实现声音克隆,需要自己提供音频,收费100元。相比于单向输出,互动式服务的体验更丰富、内容更个性,通过更加复杂的算法投入,与亲人展开手机端实时交互对话。这类服务的要价不菲,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蔓芳表示,日新月异的AI技术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数字永生”的可能。相比数字殡葬、云上扫墓等,AI“复活”带给人们心理世界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它以逼真的样貌和声音帮助人们重建与至亲的情感与记忆的链接,拨动了大家内心最柔软的心弦。
  在通往“数字永生”大门的道路上,AI“复活”也面临诸多争议,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来自法律的拷问。利用粉丝、贩卖情怀,“复活”明星已经成为许多博主引流获客的重要方式,他们运用AI技术制作明星说话、唱歌、跳舞等视频,打着缅怀、致敬的旗号大肆收割流量,不仅触碰了社会道德底线,更践踏了法律法规红线。
  3月28日,已故知名歌手李玟母亲公开发布了一则律师声明。声明称,近期部分网络用户未经李玟女士近亲属同意,利用李玟肖像制作、发布“AI复活李玟”系列短视频,以温情之名非法牟利,借机售卖AI服务、恶意转评引流推广个人业务。此类视频的广泛传播已经对李玟母亲及其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二次伤害。
  山西云冈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琨表示,如果委托人是逝者的亲属,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追思悼念,那么,无论是从使用用途还是从继承人的授权许可上讲,都是没有任何法律问题的。然而,在实践中很难辨别委托人是否确实是逝者亲属,所以,对于委托人的身份需要严格把关。如果未经同意擅自使用逝者照片,则侵犯了逝者的肖像权。
  围绕以AI“复活”亲人为代表的新式悼念,始终伴随着各种声音:是怀念还是不敬?是慰藉还是依赖?如何接纳死亡?如何理解生命?张蔓芳表示,AI虽然可以模拟人的形象和声音,甚至完全做到一比一还原,但是真实的情感和记忆却无法重生,长期沉溺于此容易形成心理依赖,甚至日渐消沉,难以回归正常生活,也不利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除了在伦理范畴内的争议外,在AI技术升级跃迁的进程中,人们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AI的“万能”?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认为,AI的应用场景包罗万象,它所发挥作用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和手段。我们不仅要利用AI,更要善用AI,让技术在制度和监管的规范下为我们所用,既要符合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也要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在此基础上发挥其最大价值,让带有人伦温情的科技进步真正造福人类。

本报记者郭慧

(责编:温文、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