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结合” 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传媒视点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核心阅读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两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展现的文化自信为“两个结合”提供不竭的理论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再比如,民为邦本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天下大同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知行合一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等,都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这种契合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文化基础、伦理基础。正因为高度契合、内在融通,二者的“结合”才能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中国内涵”,而且具有“民族形式”。
  “两个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文明的生成,是长期积累的历史过程,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多向度发生作用的过程。要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深刻性、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有机统一性。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沿革中孕育形成的文化生命体是一个有机的存在,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贯穿其中的内在文化精神,对于文化生命体具有整体性的统摄和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真理性,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引。同时,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成,又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了深厚文化“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应当深入挖掘、整理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焕发新的生命力。“两个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两个结合”开启了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使我们在思考方式和文化发展方面掌握了主动性。“两个结合”中的“第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并促进了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使其得以更好地传承光大。“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不仅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而且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厚重的理论支撑、特色支撑、理念支撑、力量支撑,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为夯实文化自信根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总之,“两个结合”双向互动,激活传统文化潜力并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在坚持“两个结合”中提高文化自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好文化的发展方向。只有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才能站稳时代浪潮、掌握历史主动,从而把“两个结合”推向更高的发展程度,不断引领中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对待传统文化。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者: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敏 任可)

(责编:马云梅、褚嘉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