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的喜与忧
智能客服的喜与忧
电话铃响起,耳边响起的虽是人声,但想要询问具体内容,对方却只能回应固定的内容……悄然间,智能客服来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客服。相较于人工客服的用工成本,一年仅需几千元的智能客服成了不少企业的首选。这一举措,对企业而言是降本增效。而对于接到电话的用户而言,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认为是“社恐福音”,也有人觉得日常生活被打扰。对此,10月中旬,记者进行了采访。
“数字员工”受青睐
“您好,请问您购买的包裹是否由快递员上门派送,已送货上门请按1,未送货上门请按2……”“您好,我是智能语音助手,我可以为您查话费、查流量,请说……”“您在我行开通的信用卡,系统检测到长时间未绑定,请您前往我行App绑定。”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接听过这样的智能客服电话?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智能客服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人工客服,24小时在线的智能客服不仅能做到全天候、全业务、全渠道的高效率服务,还能为企业节约大量人力成本。这样的“数字员工”,受到了众多企业青睐。
据了解,AI应用于客服领域的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智能客服行业以智能客服软件为主导,约占市场份额的80%。2022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规模达到66.8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81.3亿元。以银行业为例,今年7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70%的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提供智能语音机器人服务。
中北大学大一新生张欣然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社恐”,她非常喜欢智能客服。“与传统的人工服务相比,不需要跟智能语音客服说太多话,这次更换手机套餐就是听套餐介绍后,回答了‘同意’这两个字就完成了。太方便了!”
“智能客服是大势所趋。”中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强彦坦言,“智能客服极大解放了生产力。过去,大量人工客服被‘捆绑’在一些简单且重复率极高的客服诉求上,客服资源被占用,这导致复杂的客户诉求无法及时响应。由此可见,传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客服结构已然不再适应当下发展。”
智能客服存争议
在微博话题#你经常接到智能客服的电话吗#的评论区,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吐槽”。“开会或午休时,突然来个电话,接起来发现竟然是智能客服,一阵烦躁无处发泄……”“有时我认真向它寻求帮助,但它的能力并不足以解决问题,于是我只能一遍遍地按照1、2、3提示音,试图找寻人工客服……”“智能客服的机器语言痕迹很重,功能不完善,更谈不上人性化交流……”
“电商平台、金融房产、物流通信、消费旅游等行业,由于需要大规模拓客沟通,成为了大量使用智能客服的领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助理钟盼盼介绍,“智能客服的初衷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但目前而言,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有调查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但仅有约四成的受访者觉得好用。记者发现,目前,网友们对于智能客服的聚焦点已不仅仅局限在“好用与否”,而是“精准骚扰”所造成的困扰。央视曾在“3·15”晚会中披露,有企业平台开发的AI骚扰系统,一天能打5000个电话,有公司甚至一年拨打了40多亿个骚扰电话。
部分商家利用智能客服的“优势”,高频率、高精准向用户拨打电话,使得智能客服饱受争议。由于部分商家还具备了“迭代升级”,能够做到“永不封号”、“去除用户标记”、精准寻找客户等新手段,使得以往应对人工骚扰电话的方法,已然全部失效,令不少接到电话的用户不堪其扰,叫苦不迭。网友@下一站钟楼街在山西日报官方微博下留言,“买新手机后,我习惯性设置防骚扰电话模式,但最近发现,这个功能好像不太管用了,还是有很多‘骚扰’电话能打进来,大多还是语音客服的声音。”
客服还需更贴心
智能客服本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代表,为何烦恼不断,频陷“智能客服不智能”“骚扰电话”“电信诈骗”的泥沼之中呢?
“您好,请问您是身份证尾号为3265的刘女士吗?您预订的由大连飞往太原的机票,由于机械故障取消,现需更换航班,请问您是否同意?同意请按1,不同意请按2”正在大连旅游的大同市民刘怡按下1后,便转为了人工客服,“客服跟我说航空公司会赔偿300块钱,但需要输入网址下载App,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这原来是一场骗局。”刘女士向记者“诉苦”:“智能客服和人工客服配合得‘天衣无缝’,不仅能报出我的身份证号,还能报出我的航班号,再加上突然被通知飞机取消……我一着急就放松了警惕。”
钟盼盼分析,“智能客服作为‘新业态’,仍处在快速发展变化中,监管细节还需不断补充完善。”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新型诈骗手段,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在强彦看来,“类人化”是智能对话的终极方向。随着智能客服的广泛应用,融入人类特征、具备人的情感、能够进行“人性化交流”的智能客服,将为我们带来别样的人机对话体验。“但是目前来看,其中还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解决,包括智能客服的在线学习能力、语音识别与合成能力、用户情绪感知与分析能力都需要不断提高。对于这些技术难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谈到智能客服的“未来”,德恒律师事务所马克律师表示:“企业有降本增效的考量,固然可以理解。但这种考量,不应牺牲消费者体验、剥夺消费者寻求客服帮助的权利,甚至侵犯消费者的安宁权。”针对技术快速更迭所引发的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还应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对利用智能客服进行诈骗的打击力度。”
面对势不可挡的智能化浪潮,钟盼盼认为企业还应防范信息泄露与技术滥用的风险。与此同时,“要发展越来越智慧的产品,让智能客服朝着更便利、更智能的方向演变。”
本报记者李瑶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