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老人说“比坐家里的沙发还舒服”
这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老人说“比坐家里的沙发还舒服”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贾蔚然 通讯员 牛素芳)“奶奶您空手走,安全!”驾驶员热心嘱咐道……在城市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有一条公交线路与众不同。它像一根温暖的纽带,不仅串联起城郊与市区的烟火,更将对老年乘客的关怀,带进了每一段寻常旅程——这便是太原市36路敬老爱老公交线。
每天6时,36路公交车已如一位守时的老友,稳稳停在始发站。车内旁侧的扶手高矮得宜,弧度恰好贴合老人的掌心。连线路图都换上了“老花镜友好模式”,粗黑的字体在暖光下格外清晰,生怕老人们看漏了站。
驾驶员的服务,更像春雨般润物无声。老远望见站台有颤巍巍的身影,车速便悄悄缓下来;车门打开,总有双眼睛留意着老人的脚步——若是拄着拐杖,驾驶员便赶紧下车,掌心扶着肘弯;若是拎着菜篮,那沉甸甸的分量早被接过去,稳稳放在座位旁。“您慢点儿,坐稳了”,这句叮嘱每天要重复几十遍。
张老太太每天坐36路去早市买菜,驾驶员小王见她拎着满篮蔬果吃力,总会先一步下车接过来:“奶奶您空手走,安全”。有次王大爷忘带老年卡,急得直拍大腿,驾驶员小李笑着摆手:“没事大爷,先上车,下次记得就行”;还有那健忘的李爷爷,下车时把装着药的布兜落在座位上,驾驶员赵师傅发现后,立即让调度站人员联系老人,等收班时已辗转找到老人家属,归还时布袋上还细心地套了个塑料袋,“怕下雨淋湿了药。”家属第二天就送来了锦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八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这些暖心的细节,早已成了36路的“标配”。报站时特意放慢语速,“下一站,太钢医院,要下车的老人家请准备。”尾音拖得很轻;见有人起身,车便提前慢下来,停稳了才开门;雨雪天,车门边总铺着防滑垫,驾驶员还会多问一句:“您到哪站?快到了提醒您。”常去医院复查的刘大爷总说:“我老眼昏花,耳朵也背,但36路师傅的话,我句句听得真。坐他们的车,比家里的沙发还踏实。”
那些扶过的手臂、接过的重物、重复的叮嘱,早已刻进线路的脉络里。原来最动人的风景,从不在窗外的霓虹,而在这方寸车厢里——有人用真心对待岁月,有人用善意温暖归途。36路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份对老人们的关爱,正随着车轮滚滚,在城市里蔓延成最动人的暖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