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来的驻村书记深夜“上线”了……
北京来的驻村书记深夜“上线”了……
“家人们,想下单的赶紧下单!明天再早也是晚,今天再晚也是早!”7月1日23时,阳高县王官屯镇众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航的手机屏幕依然亮堂。这位来自应急管理部的挂职干部,经过紧张的筹备,终于坐在直播台前,开始直播推销当地特产大接杏。
镜头前,第一次直播的王航起初略显局促。然而,当他托起那金黄饱满的大接杏时,眉宇间立刻神采飞扬。“看这个头儿,比鸡蛋还大!”他热切地向观众展示:“我们八成熟就采摘,送到您手里刚刚好熟透!”他身后,“塞北福城阳高好品”标语点名产地——享有“三晋杏乡”美誉的阳高县,杏树种植历史长达400余年,全县杏园面积超过20万亩。眼下,众和村的千亩杏园飘香,大接杏迎来成熟采摘期。
弹幕接连不断弹出:“北京多久能到?”“下了好几单,能保证质量吗?”王航立刻回应:“亲,北京次日达!质量没问题!大家放心下单!”4个小时的直播中,他声情并茂,嗓音逐渐沙哑,但笑意丝毫未减。超3200人观看,点赞突破1.2万,最终成交129单。
“真没想到!”王航很激动,“说到底还是咱们阳高大接杏品质过硬,再加上朋友们热心转发帮忙,大家才这么支持!”
尤为关键的是,这场助农直播完全是公益性质,所有收益将全部留给村集体。为了真正惠农助销,王航前期就与电商平台积极协商,主动让利,力求把最大实惠带给消费者和村集体。
直播一结束,他立即安排发货:“远处的发稍绿的,近处的发成熟度更高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品质承诺。
直至次日凌晨,村庄归于寂静,王航的手机屏幕依然亮着。后台粉丝悄然增长,新订单的提示音仍在轻轻敲响村庄的夜。
初战告捷,王航欣喜之余更看到了提升空间。“话术还要继续凝练,更短平快!下单后要保证及时发货!”他深刻体会到,直播助农远不是当个主播那么简单。如今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就是“新农活”。他决心自己先“抛砖引玉”,把物流对接、品牌推广、售后保障这些环节干扎实,通过网络这扇窗,把众和村的特色产业“亮”出去。
作为2023年驻村的帮扶干部,王航早把众和村当成了家。任期只剩三个月,他铆足劲准备“大干一百天”:村里55亩智慧大棚马上开建,骨肉相连加工厂准备投产……以后这些产业,都得靠网络闯市场!“现在正是好时候,”他抓紧时机,“用好网络平台,把外头的资金、技术、市场都引进来,给咱村引来活水!”
晨曦初临,王航和王官屯镇的年轻村官曹帅开始为又一次的直播忙碌筹备。小小的手机屏幕里,持续传递出众和村振兴的欢声与希望。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周振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