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巧用“唠嗑”妙招“家常闲谈”变成“治理密钥”
社区巧用“唠嗑”妙招“家常闲谈”变成“治理密钥”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杨莉)“小戴啊,这老旧管道改造能不能再快些?出门太不方便了。”“陈爷爷别急别急,施工队说这两天就能换好,您家要是有啥困难随时找我。”近日,在太原市尖草坪区南寨街道朝阳社区卫东院老旧小区改造现场,90岁陈爷爷和网格员的对话,拉开了小区治理新模式的序幕。这场看似随意的闲聊对话,道出了南寨街道朝阳社区巧用“唠嗑”妙招,让“家常闲谈”变“治理密钥”的生动缩影。
以“唠嗑”为桥,搭建民心直通车。今年以来,社区网格员通过“走动式唠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打开居民心扉,用最接地气的家常话,精准捕捉民心所向、民情所急,毫无保留地倾诉对小区治理的看法与建议,使居民诉求收集效率提升70%,为后续小区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依据。
借“唠嗑”之力,巧解矛盾千千结。邻里间的小摩擦、小纠纷是小区治理的“高频痛点”。今年以来,朝阳社区的网格员凭借“唠嗑”这一法宝,及时洞察矛盾苗头,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在唠家常般的交流中,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化解心结。每一次矛盾的成功调解,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增进了邻里间的理解与信任,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的自治格局。
用“唠嗑”之智,共绘发展新画卷。通过唠嗑,社区建立“需求—供给”双向通道,围绕小区的发展规划、未来走向频繁与居民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增设健身设施、优化绿化布局、适老化改造等。更值得关注的是,唠嗑催生了“金点子孵化站”,居民可通过线上提交建议,社区定期组织“唠嗑议事会”讨论落地,实现“线上唠嗑—线下落地”的智慧治理闭环。
“我们不是在‘唠嗑’,而是在编织一张连接人心的治理网络。”朝阳社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真正的治理创新,往往就藏在最朴素的家长里短之中。所以在今后,将更好运用“生活语法”替代“行政语法”,用“人情算法”优化“技术算法”,通过“唠嗑”这一接地气的治理模式,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最终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