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平均车身宽度增长了约50毫米,宽体化成趋势

新能源车喜欢“大一圈”停车下车“不太爽”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社会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自从3月份购买了一辆新能源豪车,家住太原小店的刘先生便开启了一段痛并快乐的生活。“开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车是真的爽,静谧性极强的加速操控以及极大的空间乘坐,也让我和家人特别满意。”刘先生说。然而,由于车身较之前的汽车宽了171毫米,每次在地下停车场停车后,刘先生都得把肚子紧紧缩回去,侧着身子下车,偶尔开门不注意,车门便会轻微回弹,留下一半道伤痕。
  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众多新能源车企入局汽车制造,新能源车,尤其是售价不菲的新能源豪车,车身长宽普遍比燃油车要大,致使不少车主停车时均遇到了停车难、下车难的窘境。
  
1 踮脚尖、缩肚子成了新能源车车主下车新动作
  今年以来,不少新能源车主,尤其是同型号品牌车的车主群中,悄然出现了一个下车的标准动作,引来不少车主的附和。“我昨天在某购物中心,把肚子都缩成一个凹洞了,才挤下车;我车位邻居也买了一辆新能源车,每次停稳下车,踮起脚尖,先把头伸出去,就跟跳芭蕾舞一样,慢慢地、慢慢地往下挪……”踮脚尖、缩肚子,渐成新能源车主下车时的标准动作。很多车主经常彼此调侃:“你今天缩了几次肚子?”
  事实到底如何?新能源车主下车到底遇到了怎样的窘境?
  4月13日11时,太原茂业天地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负二层,当天恰逢周末,停车场内几乎停满了车辆。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一辆某品牌的SUV越野车,正“艰难”地在两辆已经停好的车辆中间小心翼翼地往车位“挪”。
  将近1分钟后,经过车主的多次前进后退,车辆终于稳稳当当地停在车位里。然而,由于车与车之间挨得非常近,车主一只手扶着车门,斜侧着身体才从驾驶室里“挤”了出来,就像在进行一场高难度的“平衡术”。
  “在地库停车很麻烦,尤其是像现在这样左右两边都有比较大的车,每次停都要很久。”孙先生向记者吐槽道。孙先生开的是一辆中大型新能源SUV,车身又宽又大,宽度达到了1960毫米,在停车场里格外“显眼”。他一边揉着肩膀,一边跟记者抱怨:“这车虽然坐着舒服,但停车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左右两边都是大车,我这车门一开,就像在夹缝里求生存。每次停车都得反复调整角度,生怕蹭到别人的车,那可就麻烦大了!”他指了指旁边的车,苦笑着说:“好不容易停好了,下车还得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太难了!”
  不只是孙先生,驾驶着宋Pro新能源车的许女士也是一脸愁容。她跟记者说道:“每次到中心商圈游玩,遇上车位紧张停车时,需要反反复复倒好几次,停车场的车位划线很窄,根本装不下现在的新能源车。”许女士说,她每次来这儿,都得花半天找一个周围车不是很多的、稍微宽敞一点儿的车位,不然停车就是个大麻烦。
  事实上,这种停车难的问题并非个例,山西晚报记者在停车场里转了一圈,发现不少新能源车主都跟孙先生、许女士一样,被车位“卡”住了,几辆车之间的缝隙都非常窄。这些新能源车个头大、车身宽,倒车入库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山西晚报记者仔细观察了一阵,发现几乎没有一辆新能源车能够一次性顺利倒进车位,要是两侧都停满了车,那更是难上加难。
  
2 新能源车型平均车身宽度增长约50毫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11日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伴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水涨船高”,其车身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以特斯拉Model S为例,该车型早期车身宽度为1939毫米,而最新款车型宽度为1964毫米;比亚迪唐初代车型车身宽度为1870毫米,而如今的新款宽度则达到了1950毫米;近日爆火的小米SU7,其车身宽度更是达到了1963毫米。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平均车身宽度增长了约50毫米。为此,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到某品牌新能源车的销售张先生。张先生表示:“现在新能源车的宽体化是大势所趋。”他用手比划着,“你看我们销量最好的这款车,车身宽度达到了1900毫米,不少顾客是冲着车的视野好、空间大才购买的。”
  事实上,这种“越变越宽”的趋势并非新能源车的“专利”,传统燃油车也在这条路上“一路狂奔”。以大众高尔夫为例,从初代高尔夫到第七代高尔夫,车身宽度的变化十分显著。初代高尔夫的车身宽度大约为1680毫米,而到了第七代高尔夫,其车身宽度已经达到了1799毫米,增加了近120毫米。这120毫米的“成长”,不仅让车辆在马路上显得更有“排面”,也让车内乘客的肩部空间和横向空间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停车场车位的标准尺寸却相对固定。山西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国内大部分车库、停车位是按照燃油车的标准进行建设的。2021年1月19日发布的《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规定,停车位标准尺寸大小设计主要分大、小两种尺寸,小型停车位长6米,宽2.5米,适用于小型车辆。
  车宽超过1.9米的车仅仅停放在标准车位内就已经略显“紧张”,如果两侧的停车位都停放了这样宽度的新能源车,那驾驶者和乘车者上下车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3 车在囧途:“大块头”+“小房子”
  那么,为什么车会越来越宽了呢?某机构的汽车行业报告显示,车宽增加的背后,是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的共同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消费者对车内空间的舒适性要求推动车企不断拓宽车身。山西晚报记者对139名车主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3.5%的人认为车内空间的宽敞度是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这表明消费者对于车辆的舒适性和实用性有着较高的期望,而车身宽度的增加正是为了满足这一 需求。
  山西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不少车主会抱怨“车太宽导致不好停车”的问题,但当问及是否考虑换一种较窄的车型时,大多表示,会自己想办法克服。两年前购买某新能源豪车的郭女士就明确表示买车就喜欢买大的。“虽然不太好停车,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宽敞一点儿的车,坐着比较舒适,太窄的话肯定会不舒服。”
  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消费者对汽车这一代步工具的空间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宽敞的车内空间能够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这促使车企不断设计出更宽的车型。
  此外,电池布局和行驶稳定性的需求,也促使新能源车辆设计更加宽体化。一方面,新能源车的电池包平铺于底盘,将其横向扩展可容纳更大电池组从而提升续航里程;另一方面,电车的门槛梁和电池包之间必须预留缓冲空间,加宽车身可避免碰撞时电池变形引发起火,这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车身扁平化能够优化风阻系数,提高能效,而宽轮距的设计则有利于提升操控稳定性。
  那么,停车为什么越来越困难了?可不止是因为车变宽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车的数量在与日俱增。如今,路上跑的车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不止一辆车。为了能让更多的车有地方停,停车场和小区的规划者们也想尽了办法。他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文章”,把车位越划越小,尽量增加车位的数量。这样一来,使得原本就不太宽裕的车位空间,现在更是“寸土寸金”。那些车身宽大的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要想停进去就只能像挤牙膏一样,费劲得很。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成为了相关单位、车企和车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山西晚报记者 赵德伟 实习生 崔紫婷

(责编: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