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上百米高的起重臂上检修维护
钢铁“卫士”守护机械安全
站在上百米高的起重臂上检修维护
钢铁“卫士”守护机械安全
“上面真冷,风刮得脸生疼。”1月21日,中铁十二局建安公司特种起重机械安拆队队长吴立成,头戴蓝色安全帽,徒手从太原一处百余米高的塔吊下来后,指着自己黑里透红的脸笑着说。
48岁的吴立成,常年坚守在户外、高空的工作岗位上,脸庞被晒得黝黑。春节将至,寒冷的北方,许多项目都已停工,但吴立成依然奔波于各地的在建项目之间,对起重机械进行节前维护。
吴立成是中铁十二局建安公司特种起重机械安拆队的一员,负责在建工地上各类特种起重机械的安装、维护、检修等,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被称为钢铁巨人肩上的“卫士”。
在起重臂上如履平地
当日,山西晚报记者跟随吴立成前往中铁十二局太原市大众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EPC总承包项目,进行节前的停工检查。项目工地上,一栋30余层的住宅楼已经封顶,六栋临近封顶,每座楼旁都矗立着一座塔吊,宛如钢铁巨人,守护着高楼拔地而起。
吴立成说:“塔吊和楼体是一起‘成长’的,在预埋基础阶段,塔吊支腿就浇筑在其中,在此基础上固定、安装塔机,随着楼层加高不断顶升塔吊高度,直到目前的120米,满足施工要求。”
据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制订安拆方案、起重机械选址、预埋基础、设备进场、安装、顶升、日常检查、维修,再到最后设备出场,吴立成都参与其中,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项目施工提供保障工作。
在塔吊下,吴立成与队员系好五点式安全带,戴上安全帽,开始对塔吊进行检查。他们从楼梯上至20层,通过塔吊与楼体连廊进入塔身继续攀爬,向塔吊顶端进发。途经的高强度螺栓,吴立成一一仔细检查。通过套架平台、引进平台,进入驾驶室锁定起重臂,然后来到平衡臂,对配电箱、钢丝绳逐一检查。最后,他走上了长60米的起重臂,手扶上端,步伐沉稳地走向终端,并不断调整安全带挂扣位置,对变幅钢丝绳、小车装置进行检查。120米高的起重臂上,吴立成如履平地,脚踩臂架,越走越远,让在场的记者看得胆战心惊。
“那座塔吊高196米,建筑外立面是弧形的,拆卸作业难度非常高。我们反复商讨拆卸方案,最后共去了9人,占用了中秋、国庆两个假期,用了15天时间,才安全拆卸完成。”2024年,吴立成参与安拆的特种机械设备100余台,分布在太原、雄安新区、西安、邢台、晋城等多地,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邢台市首座超高层建筑顺德投资大厦项目的塔吊拆除工作。
多年来,未发生过事故
“特种机械的安装、拆卸,从方案开始就要根据施工方的要求制订方案,反复论证协商后实施。起吊、运输、装卸、安装、检测、拆除,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我们做成卡片放在胸前,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说起施工安全,吴立成滔滔不绝。
“出发前,我会跟大家聊聊天,观察工人们的状态。如果有心事、带情绪的,今天就先休息。因为工作中稍一走神,后果不堪设想。”特种机械安拆工作要求专注、严谨。吴立成说,自1998年从事这项工作以来,他接触的特种机械不断更新换代,二十多年来,他的队伍从未发生过任何大小事故。
检查完太原的几处在建项目机械后,吴立成还要前往雄安新区完成年前的收尾工作。他说,有的项目过年不停工,正月初四就要开始工作,继续跟进施工进程。
虽然工作忙碌,但2024年对吴立成来说也有惊喜。他的大儿子在这一年成为一名边防兵,在国境线上保家卫国。“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是我和老婆都觉得很光荣、很骄傲。”吴立成感慨道。
“新的一年,在专心干好工作的同时,平平安安最重要。”吴立成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通讯员 黄加梓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