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妈妈”“生活妈妈”“老师妈妈”“实践妈妈”“心理妈妈”“开心妈妈”……
一个12岁女孩和她的12位“社区妈妈”
“全能妈妈”“生活妈妈”“老师妈妈”“实践妈妈”“心理妈妈”“开心妈妈”……
一个12岁女孩和她的12位“社区妈妈”
“宝,起床啦,不然要迟到了……”听到社区“贾妈妈”的喊声,12岁的白雪(化名)睡眼惺忪地从被窝里爬了起来。像这样被“社区妈妈”叫早的日子已经有两年多了。
白雪是阳泉矿区蔡西社区一个特殊的孩子,现在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以及继父一起生活。她的世界曾因家庭的破碎和生活的困苦而失去色彩。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自2023年以来,12位“社区妈妈”的出现,为白雪干涸的心灵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12位“社区妈妈”,用爱与关怀温暖和感化着白雪,给了她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此,她的世界多了一道道光
1月6日中午,山西晚报记者在蔡西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了白雪家里,白雪刚刚放学回到家。与其他正常孩子不同的是,迎接白雪的并不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而是母亲给她煮的白米粥。母亲原本是想给孩子焖米饭的,水添多了就成了粥。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她家现实的情况:孩子母亲智力残疾,饭不是煮不熟,做成夹生饭,就是熬成了粥,有时候还没有菜,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地吃不好。长期这样,导致孩子严重营养不良。
当天中午,社区工作人员给孩子带来了打卤面,还有过油肉。“白雪,快来吃饭。”听到“社区妈妈”喊她,白雪从卧室里走了出来,看到家里来了生人,她怯生生地坐在餐桌旁的椅子上。
在“社区妈妈”的催促下,白雪开始拿起筷子吃起饭来。“打卤面香不香?”“俺孩多吃点。”“先喝口水。”……“社区妈妈”们一遍遍问着、叮嘱着,显然白雪已经习惯了“妈妈”们对她这样的呵护、关爱,她使劲儿点头回应着。
童年时,白雪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与同龄其他孩子并无异样。当时,她和疼爱她的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然而,2022年,作为家庭支柱的姥爷突发疾病,次年不幸离世,让这个原本脆弱的家庭轰然崩塌。年岁已高的姥姥,再加上身体原因,照顾白雪逐渐力不从心。无奈之下,白雪开始与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继父生活在了一起。
打那时起,白雪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她的眼睛里不再有光,变得自卑、胆小,没事就窝在床上,钻进被窝里。即便有人问话,她也从不言语;不正常去上学,时常逃课;饥一顿饱一顿,身体因长期营养不良显得格外消瘦……
当生活的巨大变故几乎要将这个孩子压垮时,社区向她伸出了援手。自从了解到白雪的具体情况后,蔡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贾月连一直就心疼、挂念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以后大家就把她当成咱自己的孩子,哪怕咱一人轮流带一天,不能让孩子就这么下去。”得知白雪的姥爷去世后,贾月连立即召集大家开会,专门研究白雪的帮扶问题。
贾月连清晰地记得,她们第一次到白雪家的情形:孩子躺在床上,钻在被窝里,根本叫不起来。“孩子真是可怜,我们刚去的时候,孩子那腿细的、软的,根本站不起来……”当时,贾月连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拉孩子一把,把她“救”回来。
“贾佳,你是孩子的网格员,就当是自己多了个孩子,一定要把她照顾好。”36岁的社区干部贾佳,是一个5岁男孩的母亲。临危受命后,她成了白雪的“生活妈妈”。自此,贾佳又多了一个“女儿”。与此同时,社区另外11个女同志,也当起了白雪不同职能的“妈妈”。这12个“妈妈”的出现,就像一道道光,照进了白雪的世界。
12个职能“妈妈”各司其职
1月6日一大早,贾佳急匆匆送儿子上学后,就来到白雪的家里,给白雪带来了热乎乎的营养早餐,还有一个新牙刷。“我昨天看到孩子刷牙时,一直在用手洗牙刷上的毛,就带了个新的给她。”作为白雪的“生活妈妈”,贾佳对白雪的照顾简直是无微不至。
“一般人真的是没有她的耐心,有的人一天两天还行,这么长时间天天坚持,真不容易!”说起贾佳对白雪的照顾,贾月连不住赞叹。
喊白雪起床,给她梳头扎辫儿,天天变着花样做饭,偶尔还得当司机送孩子上学……多了这个“女儿”后,贾佳每天忙得团团转。
“我就当自己多了个孩子,我也爱做饭,给儿子做的时候就给她多做一份。为了激励孩子,我的办法就是‘哄’,只要她做到我的要求,就会给她一些许诺。孩子做到了,咱就必须兑现承诺。”去年暑期,白雪天天到社区,这里就像是她的另一个“家”。贾佳把儿子也带到社区陪白雪一起玩,还变着花样给她带饭,蛋挞、烙饼、红烧肉、蒸水蛋、手抓饼……每天不重样。与此同时,社区还帮白雪找来了一名大学生,帮她辅导各门功课,想方设法提高她的成绩。
除了贾佳这个“生活妈妈”,白雪还有“全能妈妈”“开心妈妈”“老师妈妈”“实践妈妈”“心理妈妈”等11个不同职能的妈妈。为了让孩子重新绽放笑容,社区工作人员付出了诸多心血,使出了浑身解数。
社区主任贾月连是“全能妈妈”,她会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关注孩子的情况。拥有《社工证》的贾月连,利用自己所学,经常给白雪做心理辅导。有时候白雪赖床,家里人半个小时叫不起来。贾月连上阵,5分钟搞定。“我鼓励她要独立,将来靠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贾月连说。
张荫燕是白雪的“实践妈妈”。她的主要工作是对接妇联,时不时会有一些活动让白雪参加。在去年暑期的一次亲子实践活动中,社区专程把白雪和她的母亲接到活动现场,活动内容主要是手工作画。白雪不仅参与了活动,而且现场表现还很好,得到了社区妈妈们的肯定,白雪也很开心。
任丽媛和梁艳两个“90后”,年龄小,也相对活泼,她们俩就成了白雪的“开心妈妈”。白雪来了社区,她们就负责带着孩子唱呀、跳呀,主打一个让白雪开心。张秀英是白雪的“家属妈妈”,主要负责与白雪的家里人沟通、交流。程佳敏是白雪的“政策妈妈”,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部门,白雪家里遇到的“低保”“廉租房”等政策方面的问题,都由她来帮忙解决。为了争取到每一项政策支持,那些厚厚的文件和繁琐的手续,在她眼中都不算什么,只要能看到白雪生活有所改善,她的心里就无比欣慰。冯晋梅年长一些,是白雪的“温情妈妈”,给了白雪更多的情感关怀。她会把家里的酸奶带给白雪喝。手机上找手工画,让白雪照着画。王静是白雪的“民政妈妈”,她在社区负责困境儿童的关怀,经常做家访,各方面搜集信息,给予帮扶和支持;安雪是社区新进人员,她口才好,能说会道,成了白雪的“心理妈妈”,经常和白雪聊天,及时帮孩子疏导心理问题。贾彦红是白雪的“候补妈妈”,经常去白雪家里帮忙打扫,帮着其他“妈妈”做事。
这就是白雪的12个不同职能“妈妈”。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白雪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与人交流,能按时上学,甚至对社区12个“妈妈”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因为有了她们的爱,白雪的世界慢慢有了光彩,她的人生也因此变得不同。
“社区妈妈”协同关爱下一代
其实,白雪只是“个例”,她的故事也只是社区爱心服务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社区的工作是细碎繁杂的,蔡西社区一共13个人,其中有12位女同志,她们服务的是整个社区1268户、2000多位居民。
辖区内像白雪一样境遇的孩子就有5个,他们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难处。社区工作人员同样把爱和温暖给了他们,也给了辖区内有需要的每一位居民。
17岁的宋丽(化名),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离家出走,父亲不详,是法律上认定的“事实无人抚养”,社区一直关注着宋丽的成长,帮助她争取各方面的扶持政策。宋丽喜欢画画,她告诉社区主任贾月连,自己将来还要打工赚钱,继续深造,好好完成自己的学业;13周岁的郑军(化名),母亲生下他后就离开了,父亲去世后,他跟着姑姑一起生活。社区得知他的情况后,帮忙对接民政部门得到政策帮扶,帮忙找心理辅导医生,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并跟学校对接,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17岁的王雨(化名),母亲智力残疾,父亲身体残疾,但是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积极阳光,社区经常去家里慰问,为孩子争取低保等政策,经济方面给予孩子支持,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13岁的郝洋(化名),生母不详,父亲收入微薄,社区帮他们争取到了低保和公租房补贴,在各方面进行帮扶。
如今的白雪,不再是那个孤独无助、躲在黑暗角落哭泣的小女孩。她在“社区妈妈”们的关爱下,正在渐渐找回童年的欢乐和自信。这12个“社区妈妈”用爱为她筑起了一座坚固的城堡,让她知道在风雨中依然有人能为她撑伞,让她充满了安全感。
在蔡西社区,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次次具体的行动,一个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句贴心的问候。社区的工作人员们,用她们的真心、真情,为这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盏明灯,让他们在爱的海洋中徜徉,勇敢地乘风破浪,驶向未来,迎接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 通讯员 石翠千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