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9728株古树名木实现保险全覆盖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树木活得更“滋润”
太原9728株古树名木实现保险全覆盖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树木活得更“滋润”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9月3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目前该市登记建档的古树名木达9728株,全部实现保险全覆盖。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记载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令人神往的故事传说,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据统计,太原市现有散生古树名木4700株,500年以上树龄国家一级古树456株、300-499年国家二级古树747株、100-299年国家三级古树3471株、名木26株。另有古树群55处5767株。
太原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每五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确保对每一株古树名木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对全市所有散生古树实施挂牌保护,明确管护单位和责任人,签订《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实现“树有人管”;持续推动古树名木政策性投保,在全省率先实现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使古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濒危、树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得到有效抢救和复壮,300余株古树名木得以重焕生机。
此外,太原市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市、县(市、区)两级财政预算,为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提供财力保障。2015年以来,太原市先后投资135万元用于古树名木普查建档以及相关规划编制;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523万元,对185棵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为拓宽古树名木保护资金通道,太原还开展古树名木认养,在全民义务植树网上线古树名木认养项目,构建全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强大合力。
晋祠周柏
周柏,俗称卧龙柏,又名齐年古柏,为晋祠三绝之一,生长于北宋代表建筑圣母殿北侧,为西周所植,估测树龄3000年。两株柏树,因为是连理双柏,又是同年移植,后人称它为“齐年柏”。
两株齐年古柏,生长繁盛,根深叶茂,苍劲浓郁,庞大的树冠超过了祠内所有树木。左边的“龙头柏”,树顶向下勾曲,酷像虬龙仰首凌空,依依不舍地俯瞰着大地;右边的“凤尾柏”,树根蔓延于地面,枝繁叶茂,仿佛美凤展开它那一身亮丽的羽毛。
如今,周柏树势衰老、生理机能下降。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博物馆利用PICUS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装置和TRU树木雷达等无损检测技术,掌握了周柏的树干空腐情况及根系分布情况。通过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分析及土壤微生物Biolog功能多样性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复壮、保护方案。目前,周柏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依然郁郁葱葱。
天龙山蟠龙松
蟠龙松,估测树龄1500年,位于太原市天龙山圣寿寺门前的蟠龙松是天龙山八景之一,栽植于北齐年间。其形态、形状之奇特,绝无仅有,势如游龙、形似华盖,树干高仅约3米,枝展覆盖近300平方米,老树新枝、层层穿结、迂曲盘绕、斑驳嶙峋,被誉为“中华第一奇松”。
狄仁杰文化公园唐槐
狄仁杰文化公园内的唐槐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并于道光六年立“唐槐”碑。唐槐是见证太原古城悠久历史的活化石,国内许多著名古树专家称它为“活的文物”“古树之最”。
根据唐槐的生态环境及生长态势,公园每年制定古树保护计划,并聘请专业人员根据计划对唐槐采取科学、有效的复壮措施,如杀菌、防腐、树洞修补、立支撑、增加围箍、根部通气等,确保古槐的正常生长。
尖草坪区马头水古龙松
古龙松高近30米,树围超过5米,远远望去,颇似黄山迎客松。与遍布沟壑的油松相比,这棵“老寿星”生长地势最高,气势颇为宏伟。其枝干苍劲多曲,盘根虬枝颇似多条飞龙盘旋,故称之为“龙松”。
专家认为,该古松可考树龄3300年以上,推测树龄3700年左右,是太原市珍贵的自然资源,并具有较强的历史纪念意义。其生长于村西坡顶空旷处,曾遭受多次雷击,树体有多处雷击纵向裂缝,树体组织受到损伤,导致树势衰弱,形成朝天树洞。树体有蛀干小蠹虫、天牛危害,叶部有食叶性害虫,根部土壤板结,养分贫瘠,根系生长受限,根系木质化严重。
2022年度,太原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会诊、探根检测,通过改善立地环境、根部复壮、树体修复、有害生物防治、树体支撑加固、安装牵拉、安装石材围栏、安装避雷装置等保护措施,投资8.47万元对古龙松进行全面保护,使古龙松焕发勃勃生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